3029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四川省基础研究发展白皮书》发布


本报讯 716日,四川省基础研究工作会议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召开,会上发布了《四川省基础研究发展白皮书》。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周文能,中国科学院前沿教育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以及两院院士代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四川各地市州政府和科技局负责人、高校与科研院所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200余人出席大会。会议由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主持。

会上,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作四川省基础研究工作报告,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扎实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持续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精心做好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推动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扎实做好科研资源开放共享、全方位推动基础研究学科发展等七个方面,总结了四川省基础研究发展现状,提出下一步推动四川省基础研究发展的方向与任务。四川大学、中科院山地所等5个单位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会上发布了《四川省基础研究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目前,我省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项,建成各类科创基地(平台)1635个。2014年至2018年,全省论文发表量年均增加11.2%。其间,全省共申请专利49.2万件,占全国总量的3.9%。综合评价,我省在全国区域基础研究综合竞争力中排名第九。但重大原创成果较少、研究队伍建设仍待强化、成果转化不足、多元投入体系尚未建立等短板依然突出。

据悉,《白皮书》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牵头,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等单位承担完成。《白皮书》对近5年来,四川省在科技政策、科研体系基础、科研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论文产出与影响力、优势学科分布、国际合作网络以及知识产权布局等多个方面数据进行了客观分析。《白皮书》同时选取部分沿海及中西部省市相关指标,进行对标分析,为客观反映四川基础研究现状、进一步摸清四川省基础研究“家底”、全面了解四川省基础研究发展的相对优势与不足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基础研究发展、提升四川原始创新能力、夯实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提供参考依据与决策支持。

会议指出,各级和各有关部门要优化资源配置、找准主攻方向,尽快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坚持“高精尖缺”的人才选拔导向,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改进和创新科技管理制度、分类评价机制,加快成果转化步伐;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逐步提高基础研究支出比重。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将成立省级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委员会,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合作建设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四川研究院。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