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7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以路为媒 兴产业富乡亲
——记纳溪区太和村“修路书记”钟传杰


钟传杰(右一)了解村民竹子售卖情况。

村民在茶园务工。

钟书记上任后,慢慢地,我们出门不再湿鞋了,在家也有事做、有钱挣。”“多亏了我们的修路书记,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太和村,说起村党支部书记钟传杰,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

2007年,钟传杰返乡担任太和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想方设法为群众修路,外引能人发展产业,让太和村从一个贫困村蜕变为大渡口镇乡村振兴明星村。

火锅店经理

回乡当修路书记

太和村曾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也是大渡口镇最偏远的岩区村,平均海拔600余米,山峦叠嶂,拦住了村民外出的脚步,也阻挡了太和村的经济发展。

20079月,已成为西藏拉萨市一家火锅店大堂经理的钟传杰,在目睹家乡落后面貌后,经过一番思考,毅然决定返乡带领村民共谋发展。

两个月后,钟传杰当选为太和村党支部书记。满怀对家乡的热爱,他细心谋划村里的产业,并四处邀请能人到村里投资兴业,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养殖,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但令钟传杰没想到的是,大家来了一段时间后,又纷纷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究其原因,太和村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要想富,先修路。此时,钟传杰才深刻领悟到这句话的分量。

只有先修路,产业才能兴旺起来。于是,钟传杰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个大难题。跑政府要政策,立项目找资金,寻求太和村在外成功人士、爱心人士帮助,联系太和村上级部门、企业争取支持……2008年,太和村陆续开始修建水泥路,截至目前,里程达38千米,其中有10千米靠钟传杰化缘”500余万元修建。此外,他还积极争取项目,陆续打通断头路约4千米。

关于修路,钟传杰还未停下脚步。近日,笔者在太和村蜂糖李基地见到他时,他正和村委一班人规划今年将要新建的5千米水泥路。他告诉笔者,这条路是入户产业路,建成后,每户村民家门口的道路都将接通,大家种的水果、养殖的家禽家畜再也不用肩挑背驮往外运了。

一条条公路的贯通,打开了太和村与外界的大门,也打通了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更让钟传杰找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修路书记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前几年没修路,山上的竹子即便砍来当柴烧都费力。烧上天然气后,竹子闲置下来,在山里任其腐烂,太浪费了。现在好了,公路修通了,山上的竹子卖钱了,每吨520元,可以挣不少呢。这不,今年我靠着邻里帮忙,山上的竹子已卖了1万多元。太和村71岁的杨廷芬说起修路带来的变化,喜上眉梢。

路通了,如何让村里产业兴起来,村民钱袋鼓起来,村子美起来,成了钟传杰需要思考的新问题。村民单靠卖竹子挣钱始终有限,还需要把其他产业也发展起来。他说。

几年前,太和村在脱贫攻坚中借力产业项目,发展了400亩茶园。但因种植管理技术缺乏,茶园产出不理想。于是,钟传杰有了新想法。他积极通过招商,引进两个懂技术、有实力的种植大户代管,解决茶园产出问题。这两年,茶园经济效益逐渐凸显,亩收入突破4000元,周边近100名村民靠着采茶、管护,年收入上千元,挣得多的有2万余元。并且,尝到种茶甜头的太和村村民开始纷纷投入茶业种植,现已扩种茶园200亩。

竹子卖钱了,茶产业增收了,在钟传杰的带领下,蜂糖李、林下养殖和稻田养鱼也开始陆续发展起来,成为太和村的新兴产业。尤其是村里的500亩蜂糖李,不仅畅销市场,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据介绍,每年蜂糖李成熟季,钟传杰都义务为种植户直播带货。他的直播间不仅把蜂糖李卖到了全国各地,还引来不少游客体验采摘。如果不是村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别说蜂糖李卖上好价钱,可能现在根本就不存在蜂糖李这个富民产业。每年靠着蜂糖李增收逾10万元的种植大户杨宗琼感慨地说道。

路通财通。如今,太和村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兴起,让村民有了事做,钱袋子鼓了,打牌的人没有了,人居环境也变得更好了,乡风淳朴、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成了太和村的常态。

昔日沉寂在大山深处的太和村,在一条条公路的串联下,省级四好村”“省级卫生村”“省级文化扶贫先进村等荣誉接踵而来。钟传杰也先后荣获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泸州市优秀人大代表”“纳溪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纳溪区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等称号。钟传杰表示:我将继续扎根基层,为村集体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周超文 王家桔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