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9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成都市科协“科菁荟”京津冀交流活动硕果累累

成都市科协为新加入“科菁荟·科创生态伙伴计划”的企业授牌。

本报讯 近日,由成都市科协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市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2025科菁荟(京津冀)跨区域科技交流活动走进北京市中关村。活动以京蓉联动 智创未来为主题,搭建起两地科技创新合作桥梁,推动多个重点领域达成合作意向,深化区域协同创新生态。

7家京企成为成都科创生态伙伴

当天上午,成都参访企业代表前往中关村软件园,走进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与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AI领军企业。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展厅,成都参访企业体验了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在医疗、教育领域的革新应用;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则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演示,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制造的生动实践。参访的两家企业,现场展示了其AI算法优化与场景落地的案例,为我们成都本土AI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成都企业代表表示。

下午的专场交流活动在芯华创新中心(北京中心)拉开帷幕。会上为新加入科菁荟·科创生态伙伴计划的芯华创新中心、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授牌。

我们向北京的高校科研机构人才发出诚挚的成都邀请,欢迎大家到蓉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宣讲及需求发布环节,成都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围绕成都市人才发展战略,详细解读了成都在人才引进、培育与服务等方面的核心政策与独特优势,并现场发布人才需求清单。同时,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全面推介了成都的投资营商环境与发展新机遇,为两地企业开展场景合作、实现精准对接提供了清晰指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傅健表示,该校对成都的创新环境和人才政策表现出浓厚兴趣。他透露,计划将西部国际辐射成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心设在成都,并已与成都市委人才办、市投促局及市科协代表展开深度交流,详细咨询了成都市人才政策、投资环境及科创服务支持等关键内容,期待进一步合作。

多个重点领域达成合作意向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百博百企双向双进平台迎来了京蓉两地博士团队的同台分享。来自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博士科研团队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化思考,为企业技术升级、产品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是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园区分享环节,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芯华创新中心(北京中心)、悦湖之芯产业园等6大园区代表分别从产业生态、场景机会、协同机制等角度展开介绍。从北京中关村的创新生态构建,到成都各园区的产业精准布局,两地园区各展所长、互学互鉴。

如何让实验室的AI算法,真正赋能千里之外的生产线?”“京蓉两地产业协同,最迫切的合作路径是什么?”……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京蓉两地产业园区、企业、高校及金融机构的多位嘉宾展开深度思辩。嘉宾们围绕科技创新”“区域协同两大核心关键词,结合自身经验,就新科技+场景创新”“区域产业协同路径等议题各抒己见。

在京蓉两地企业项目分享环节,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北京海迈格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优秀科技企业代表依次登台,展示了各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产业化创新成果及战略合作需求。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配对洽谈区与自由洽谈区,根据前期收集的企业、机构需求,为有合作意向的双方牵线搭桥。成都代表也积极与北京企业对接,围绕区域产业特色、投资环境优势以及潜在合作空间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探讨,力求挖掘更多合作契合点。现场达成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机器人技术产业化、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等7个领域的合作意向。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高校学子与成都市委人才办、区(市)县科协、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成都市的人才政策与职业机遇。北京跟成都在很多产业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地企业的合作,能够为企业拓展市场和降本增效。通过活动,我们跟成都很多企业建立了联系,相信能有进一步合作。谈及活动带来的感受,北京万里开源软件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李正如是说。(文、图由成都市科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