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0 期 / 第5版:天府院校
乐趣与光荣
——专访首届全国气象教学名师李国平

人物名片:李国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97日,在庆祝第34个教师节座谈会上,中国气象局首次公布了首届全国气象教育学名师名单,7位教师获此殊荣,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李国平教授位列其中。他从教三十余年,耕耘于三尺讲台,传承着有教无类、立德树人的情怀,为祖国的气象事业培养了6000余名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

传承精神  永葆活力

李国平曾师从我国大气科学界泰斗叶笃正院士。老一辈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坚守深深地影响着李国平。“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都需要持续性的研究、积累,工作要有所收获、事业要取得成功,需要一份耐得住寂寞的坚持和坚守。”他也把这份坚持到底的精神带到生活和事业当中。

在课堂上,李国平注重站在总揽专业、学科全局的高度,与前后课程有机衔接,采用启发式、推理式、关联式等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引领学生学习、领悟课程知识点,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近年来,在他带领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奖3项,牵头“大气科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省级教学团队,参与四川省级专业综合改革等教学建设项目。

“教学,就要与时俱进。”李国平说。虽然已获得不少的荣誉和师生的肯定,但为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他一直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做出有益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既坚持全国指导性教学大纲,又特别注重培养和发展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围绕这一教学理念,李国平根据国家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重点改革课程体系,对大气科学专业开设的两门动力学类专业基础课“流体力学”和“动力气象学”进行了结构性整合,使大气科学专业动力学原理部分的课程体系更加清晰、合理,总学时虽有所减少,但教学效率显著提高。他还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引入专业教学,建成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综合平台4个,实现了教学手段电子化、教学资源网络化,走在了全国同类课程的前列。

科教相融  相辅相成

“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我们要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作为教师一定要站好教学这第一班岗。”李国平在青年教师培训会上叮嘱道。

李国平认为,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他经常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到课堂当中,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成果之间的“断层”,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并不枯燥,引导学生多用基础理论、原理去理解、去解释大气现象,指导天气预报实践,认识所学专业理论对今后业务成长的价值。他所开设的面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青藏高原气象学进展”是学校大气学科以高原研究为主要特色的代表性课程。在他编写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新编动力气象学》里,引用了大量的科研成果用来诠释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广受校内外师生好评,在全国气象界颇有影响。同时,备课和与学生们讨论也能激发他的科研灵感,拓展科研领域。曾经他就受到基础理论的启发,把研究海洋台风的波动理论应用到高原低涡的研究上,在高原天气系统非线性波动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

正是教学和科研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李国平在教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在科研方面也硕果累累。他先后主持、主研国际合作、国家级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身体力行  授人以道

在培养学生方面,李国平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最看重学生的品质是:坚持自信,坚持内心的追求,坚持对未来的执着。他认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自信心、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莫道出身非名校,天道酬勤终有成”这是李国平对学生成长、成功、成才的殷切期望。

李国平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以自己的言行鼓励引导学生。校内外的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位颇具“亲和力”的老师。久而久之,学生们都把他当成了“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

当一批批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的价值,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时,李国平欣慰地说:“虽然自己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也十分快乐,甚至比自己取得成绩更感到高兴,因为这时你才能真切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乐趣和光荣,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和价值!”

(刘晓阳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