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夜幕刚刚降临,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前丰村村委会广场上便热闹了起来。村民三三两两搬着小板凳,早早聚集在银幕前,等待着新年第一场“坝坝电影”开场。电影放映员周在辉熟练地调试着投影仪,银幕上渐渐亮起光影,电影《战火黎明》的片头曲响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春节期间,雁江区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并没有因为假期而停歇。相反,电影放映员更加忙碌,为广大村民送上了一份又一份特别的“文化大餐”。周在辉从事电影放映工作已经35年,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放映员。从胶片机到数字投影仪,从《上甘岭》到《战火黎明》,周在辉见证了农村公益电影的发展历程。
“以前放电影要扛着沉重的设备走村串户,现在条件好了,设备轻便了,但村民对电影的热情一点没减。”周在辉说,他现在负责丰裕镇和迎接镇28个村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一年要放300多场。“从初四开始,我已经连续放映了三场电影。”
在农村,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时刻,还是文化活动的“黄金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早已成为村民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目前,该市每年每月在每村放映一场电影,涵盖战争、喜剧、科教等多种类型,既满足了老年人的怀旧情怀,又为年轻人提供了娱乐选择。全年共放映1.14余万场公益电影,观影群众每年达40余万人。
当天,在前丰村的放映现场,银幕前坐满了村民,有的是一家老小齐上阵,有的是邻里结伴而来。电影放映过程中,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年味在光影交错中愈发浓郁。“坝坝电影我们从小看到大,以前小时候看周师傅爸爸放,长大了看他放,只要有电影看,我每次都不缺席。”前丰村村民陈小敏笑着说,她看电影看的是一种情怀,此外还能借此了解国家大事、学习新技术,既丰富了生活,又增长了见识。
除消遣娱乐外,农村公益电影还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比如,针对各个乡镇的种植养殖产业特点,放映员会特意放映《淡水小龙虾养殖》《柑橘果实优质化栽培技术》等科教影片,对当地的产业有一定的科教指导作用。“春节期间,有的村民喜欢看老片子,有的村民想看科教片,我会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灵活调整放映内容,让电影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周在辉说。
夜幕渐深,电影已接近尾声,但村民依然意犹未尽。银幕上的光影映照着一张张笑脸,成为乡村春节最温暖的画面之一。农村公益电影,正以它独特的方式,点亮乡村年味。(黄智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