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6 期 / 第1版:要闻
杜祥琬院士: 科学要用“真、善、美”铸就


大学生现场提问

916,在2019年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作了题为《讲故事 谈学习 论人生》的主旨报告。

杜祥琬院士已81岁高龄,是我国著名的应用物理、强激光技术和能源战略专家。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之路,他始终以国家需要为人生动力,倾情于科学技术事业,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受邀演讲,主要是想跟年轻人分享一点人生经验。”讲座中,他以老一辈科学家为例,以无数为国坚守的平凡人为例,畅谈所思所感。

谈自己:

刚要迈步,我的梦想就从最大变到了最小。

演讲台上,杜祥琬精神抖擞、风趣幽默。同他所研究的应用物理等深奥专业不同,杜祥琬的演讲简单而真诚。在这里,他不是学富五车的院士,只是人生经历中的长者,在莘莘学子面前用经验指路。诚如他所说:“有一两句话能让大家有所启迪,就是今天最大的收获了。”

对杜祥琬来讲,选择核物理研究是一个偶然。人生刚起步时,杜祥琬志在天文学,机缘巧合下,国家在他所在的开封市优选了两名学子作为留苏预备生去学习原子核,杜祥琬便是其中之一。“大大的宇宙没学成,学了小小的原子核。”为了满足国家需要,杜祥琬毅然改变研究方向,从浩瀚的天文世界转移到微观的原子核物理研究。

留学过程中,同班的苏联同学偶然的两句话给杜祥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你在这儿学原子核物理,回中国有啥事可干呢?”1964年毕业前夕,同学偶然问到杜祥琬。那时候,由于国家各方面较为落后,很多国家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一定的偏见。巧的是,仅仅几天后,苏联广播发布了消息:196410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原子弹试验。第二天上午,这位苏联同学兴冲冲地跑到教室对杜祥琬说:“杜,祝贺你!你回国有事儿干啦!”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一个进步会在海外有如此强烈的反响。我的内心被强烈的震撼了。”谈到这一经历,杜祥琬依旧感叹不已,报效祖国的志向便由此生根发芽。

这些人生的历程最终都成为了杜祥琬眼中的幸。这份幸是机缘巧合的幸运,也是与我国核物理事业共进退、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幸福。正如他对青年学生所说:“有幸为祖国的富强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一点实际的工作,是最大的精神享受,是任何物质享受难以比拟的。”

谈他人:

必定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选择崇高的价值观。

与有志之士携手,为振兴中华奋斗。杜祥琬的演讲中,对个人所涉甚少。娓娓道来的,是发生在核武器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李觉,“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彭桓武、邓稼先、朱光亚、于敏,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一笔一划皆是指引,字字句句都是劝诫,一章一页亦是赤子之心。

怎样对待国家大义?“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快要开始的时候,李觉的母亲逝世,但他藏起了要求他回家奔丧的加急电报,与科研团队一起完成了原子弹起爆测试的准备。”杜祥琬说,这些优秀的领导是科学家身边的知心人和“后勤部长”。

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0世纪50年代末,王淦昌及其团队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同时发现了一个“D粒子”,在铺天盖地的荣誉下,他坚持不能肯定这是新粒子。后经分析证明是K0介子的一种电荷交换反应后,他只简单的说了一句:“谢天谢地,我没吹牛”。

什么是扎实的研究功底?“1966年,于敏带领我们在上海华东计算所做研究。有一天,于敏发现纸带上一个物理量不对,大家便开始查找错误的根源,搞物理的、搞计算数学编程的都没问题,最后发现是执行这物理量计算的计算机晶体管坏了!把它换掉再算就对了,大家都很兴奋。”杜祥琬说,由物理量的概念,能找出计算机一个硬件的错误,这就是功力深厚。

面对生死时科学家是怎么做的?郭永怀的经历让杜祥琬感叹不已:“1968年,郭永怀坐飞机从核试验基地返回北京,在降落时飞机出事起火,无人幸免。在最后时刻,郭永怀和警卫员抱在一起,将装有保密文件的公文包藏在两人中间。最终两人的遗体都被烧焦了,但他们的怀里的保密资料丝毫无损。”

……

这些人,这些事,是一代代科学家精神的薪火相传。谈到他们,杜祥琬不住微笑,这是发自心底的与有荣焉。老一辈科研学者都深知中华民族经受的屈辱与灾难,所以有着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责任感。“在‘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声音渐渐淡去的今天,我常常自问: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已经落伍了?这些老故事还有现实意义吗?”最终,杜祥琬找到了答案:“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会有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但是一个有希望的国家和民族,必定会有一批又一批的新人选择崇高的价值观。”

谈人生:

人走过,总要留下一点痕迹。

“学习是享受,学习是终身的需要。”作为依然奋斗在一线的科学家,杜祥琬深切希望学子们深耕自己学习领域的专业知识。“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大约只有4%,而我们还不理解的暗能量和暗物质分别占23%73%。未知多于已知,需要后人做更多。“每代人都应该有担当,有目标,有素质。人走过,总要留下一点痕迹。”借演讲之机,杜祥琬不住叮咛年轻人。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看待个人兴趣、专业选择、人生事业的关系,杜祥琬有自己的体会。“尊重兴趣是很重要的,但是有时候服从需要也会产生兴趣。”杜祥琬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从天文转到数学力学,从数学力学转到核物理,再到后来转向激光,最后转向能源战略,数易专业。“让自己的个人的兴趣去服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同时,在学习和研究中,钻研进去便能发现这些新知识、新领域富有挑战性,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也是一种享受。”杜祥琬说。

杜祥琬认为,人生动力需要两轮驱动,一轮是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一轮是个人兴趣。需求是拉着你走的前轮,兴趣是推着你往前的后轮,“两个轮子一起转动起来,才会有更强劲的力量。”杜祥琬说道。

在学习内容上,杜祥琬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即除了将自己的专业做扎实,他还建议同学们广泛涉猎,要学点儿哲学,要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在他看来,哲学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科学界共同规律的科学。

“求真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特征,家国情怀、使命担当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在杜祥琬看来,做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首先是要真,待人要真诚,为人处事要求真,在科研工作中,一定要尊重数据,是什么就是什么;然后是善,要善待人和事;最后是美,要有一个美丽的心灵。最根本的是学做人,归纳下来也就是‘真、善、美’三个字。”

“人生脚步坚实走,众友齐心同奋斗。艰难磨砺开新路,并非闲白少年头。少年头,后生可赞,再织锦绣。”讲座上,杜祥琬殷切勉励的话语响彻在每个听众耳畔。

(本报记者 罗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