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5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暨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揭牌仪式成功举行,全川首个以钟南山院士命名的工作站正式落户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宋世贵,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健梅,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谢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徐俊波共同为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揭牌。
揭牌仪式上,宋世贵代表省卫健委对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暨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的成立表示祝贺,对长期关心和支持四川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特别是钟南山院士团队表示感谢。他说,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且多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控形势严峻。全面提升我省呼吸系统疾病整体防控能力迫在眉睫。省政府高度重视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出台了《四川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明确要求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此次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暨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的成立,将充分发挥钟南山院士专家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省培养更多医学创新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传播推广先进经验,全面提升我省呼吸系统疾病在重点学科临床诊断,科研教学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据悉,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攀升趋势,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2018年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成都市40岁以上城乡居民COPD患病率为9.56%;全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发病率约为2.14%,成都市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达3.19%。
对于“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的建立,可否通过大数据系统解读成都呼吸疾病防治‘密码’”的问题,钟南山院士认为是可行的。他表示,我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数众多,临床资源丰富,但目前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都是“孤岛”,而且存在标准规范不一、临床数据及生物样本质量控制差、利用率低、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及肺功能的判读能力参差不齐、临床研究转化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创新性新药与临床“诊、治、防”技术的研发进程。可依托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网络单位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信息资源中心及数据与样本标准规范体系。资源库将基于医院临床业务诊疗系统,应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大样本临床数据、生物资源及危险因素监测,强化呼吸系统疾病影像及肺功能的质量控制、判读能力,并建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精准诊治防临床应用示范。
“经验医学很多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钟南山院士表示,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未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成都这些疾病的特殊性,从而找到疾病防治的关键要素,“这就好比是找到了成都呼吸疾病防治的‘密码’。”
据介绍,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成立后,按照计划,双方将通过医疗技术帮扶、学术研究指导、人才团队共建及远程会诊示范四大项目板块,形成立体化的深度合作体系。在治疗上,钟南山院士团队将定期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和科研指导。在学术研究上,负责指导医院制订学科建设目标、学术管理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帮助建设博士后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构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远距离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系统,整体提升医院及医联体成员单位呼吸疾病诊疗水平。
(本报记者 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