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3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赏花+卖药+农家乐 中江县药材产业延链发展

近日,位于德阳市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的中江县道地药材研发中心里,科研人员正分组开展“中江白芍”品种选育工作。

中江县是“川药”的重要产区,中江丹参、中江白芍以其良好的品质畅销海内外。2020年,中江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 11.2 万亩,产量(干品)2.57 万吨,实现总产值6.66亿元,其中,逾七成由中江丹参、中江白芍贡献。

早在上世纪末,中江县就启动了中江丹参、中江白芍的选育工作,目前,已相继培育出“川丹参1号”“川丹2号”“川芍1号”“川芍2号”等中药材品种。据德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仅“川丹参1号”累计推广面积就超过了20万亩,产值15亿元,助农增收3亿元。

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江县还着力攻坚种植技术关。近年来,在丹参种植上,当地开始推广高厢宽覆膜生态栽培模式,减少沟内土壤的裸露面积,有效控制杂草,同时,减缓雨水冲刷,提高肥料利用率。“该技术能起到物理除草的作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能保障中药材的安全和质量。”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袁涛介绍道。

创新模式,用好用活中药材品牌。近年来,中江丹参、中江白芍已获得原产地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天府神龙、万生农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此外,中江县还取得了“济福生”丹参茶、“菩宁堂”丹参粉、“逢春”复方丹参片、“同兴”丹参酒等品牌的认证登记。

中江县成立中药材产业局(办),采取“地理标志商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商标的资源整合作用,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鼓励、支持企业和农户规范使用地理标志商标。目前,该县已有多家企业被授权使用“中江丹参”商标,年使用量达50万枚。

每年4~5月,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玉兴镇凡龙村、通济镇道桩村、仓山镇西阁村等地,处处芍药盛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观赏,逐渐形成“上赏花、下卖药、中间还有农家乐”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今年初,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继红表示,下一步,该县将着力打造5条农旅融合带,抓实相关文旅项目规划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余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