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6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条条坦途通振兴 仁寿“四好农村路”串起乡村美景与致富商机

驱车行驶在眉山市仁寿县的乡村公路上,一条条黑化公路如丝带般缠绕在绿水青山之间,满载农产品的货车穿梭不息,旅游大巴载着欢声笑语驶向景区。

2021年启动交通基础三年提升行动建设以来,仁寿县深度聚焦乡村振兴和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产业所难、发展所需、群众所急的问题,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县、乡、村道)提能升级,形成外联内畅、通村达组的交通网络,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一条条幸福路,正成为便民惠民的连心路、产业腾飞的致富路、文旅融合的风景路

便民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在慈航镇月桥村,68岁的陈绍明老人每天都要沿着新修的沥青路散步,这条3.2千米长的村道,如今不仅实现了硬化,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让村民出行更便捷、更安全。

从乡间土路到康庄大道,从基本通达到畅行无忧,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仁寿县逐步构建起县域半小时交通圈。以仁寿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龙正东彭仁新融合发展片区、文宫眉东新城协同发展片区、富加三产融合发展片区、钟祥现代农业示范片区、汪洋绿色转型发展示范片区六大片区为总牵引,完善全县农村路网。构建片区内循环网络,建成仁东环线、板河路等上千千米的县、乡、村道成功接入干线交通的快车道。打通南北主轴大动脉,全力疏通干线交通大静脉,畅通县、乡道和通村通组公路毛细血管,跑出进城入圈加速度。加快构建4半小时交通圈,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达质量全面提升,切实降低群众出行成本。

道路完善后,在乡间出行的群众乘车也越来越便捷。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客运基础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农村客运通达率。同时,群众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制私人赶场车、学生车、就医车、务工车、乡村旅游包车等。

此外,仁寿县还积极引导运输企业统筹沿线商贸、农贸、电商等货源,开通农村物流货运班线,结合邮件快件配送线路、频次和时效等情况,合理规划运输网络。鼓励县域物流企业开通货运专线,以沿途取送、循环配送等模式,开展定时、定点、定线的货运服务,并设置多个物流网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产业路:筑起特色经济黄金走廊

8月,又到一年梨乡丰收季,仁寿县曹家镇又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

曹家镇有着悠久的种梨历史,曹家梨更是誉满巴蜀大地。近年来,该镇更是依托百年梨乡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梨产业。每到采收时节,客商络绎不绝,家家户户的果园旁都停满了装果的车辆。

曹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原有道路路况不是很好,对梨子的运输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地对原有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新建了部分道路后,大货车能够直接开到各家果园,便捷的交通吸引了更多的收购商前来采购。

在藕塘镇齐心村,当地村民也尝到了产业路带来的甜头。改建完成的一条条产业路在6000亩柑橘基地里遍布成网,客商的货车能开进基地的每一个采果点,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产业路还连通了主要村道,成为沿线村民出行的重要道路。

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公路转。近年来,仁寿县建设起串联珠嘉、方家、青岗、富加、藕塘等960余千米的产业路环线,及新建粮食园区产业大道一、二段,打通天府粮仓核心区与富加藕塘种养循环示范片直连通道,带动全县粮食、晚熟柑橘、生猪产业等连片协同发展,真正实现了路通财通

旅游路:串起山水人文珍珠长链

修一条路、连一片景,旅游市场的火热,源于独特的山水人文风光,也得益于便利的交通。

在禾加镇化石村五龙山,原本藏在深山的秘境因公路贯通,变身网红打卡地,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

据悉,五龙山位于仁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孕育出桐花、禾雀等珍稀植物30余种,富含负氧离子,拥有林丰”“石磐”“缤纷”“乡韵”“秘境”“胜迹”“溶洞等天然旅游资源,还有桐花沐林、邓家坳传统民居、青狮岩、桐花谷等40余处景点,不仅是花海仙境,还是地质奇观的宝地。

以前上山的路比较狭窄,车多时容易拥堵,影响出行。禾加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五龙山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建成,全长5.3千米,沿线配套建设了观景平台、玻璃栈道、夯土景墙等景观休闲点。同时,将沿途旅游景点、历史遗迹、传统村落串点成线,路景合一、景随路移,美不胜收。

沿线村民也借势大力发展民宿、休闲、餐饮等新业态,实现就地就业、就地创业、就地致富。生意好的农家乐,一天要接待几十桌游客。化石村党委书记林繁感慨地说,道路带来的变化真不小!

依托自然资源禀赋,仁寿县还建成长9千米的宝飞小三峡旅游公路等,将景区融进骨干交通,编织起山水人文的珍珠长链,形成快进慢游的全域旅游交通体系,生动诠释了路为景引、景因路活的交通与旅游融合实践。(郭侨 潘帅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