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孙家坪村瓜蒌基地里,沉甸甸的瓜蒌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穿梭在瓜蒌架下麻利地采摘、装筐。
“你可别小看这瓜蒌,它浑身都是‘宝’!”孙家坪村村民蹇明军捧起一个熟透的瓜蒌笑着说,“瓜籽炒出来又香又脆,瓜皮能入药,瓜根还能做成天花粉,好吃又养生!”他边说边熟练地掰开金黄色的瓜壳,取出里面饱满的瓤籽,再把瓜皮留在藤上自然风干。“这样晒出来的瓜皮,药性才足。”
田埂边,刚放下满筐瓜蒌的村民董义全擦了把汗,笑得合不拢嘴:“自从村里搞起瓜蒌产业,我就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既不耽误管理自家田地,还能多挣一份收入,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我们共流转了40亩土地来种瓜蒌,今年气候虽不如去年好,但预计瓜蒌籽亩产能达150斤左右,亩均利润可以达到1200元。明年,我们还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他们保障一份‘家门口’的收入。”看到瓜蒌的发展潜力,孙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张强信心十足。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永安镇坚持因村施策,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更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除瓜蒌外,还发展了火天岗富硒茶、山地梅花鸡、银耳等10余种产业。同时,我们从选准产业、发展加工、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等方面全过程参与,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永安镇党委书记赵剑波介绍。(李升阳 张维 程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