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迎来冬至节气。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中医传统医学有个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说法,认为一年中冬天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正是保养精神、收藏精气的好时机。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姚欣艳表示,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因此,冬至适宜进补,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那么人们在进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事项呢?
1.进补有针对,戒乱进补
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平衡就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机体就处于健康状态。阴阳失调疾病就会发生。所以在补益当中或滋阴、或壮阳、或阴阳双补,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人们在进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属于何种体质,有目的地选择食物进补。如果没有特殊症状,一般来讲,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两虚等情况的不同,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判定。
2.重视补脾,补而戒腻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水谷才能化生水谷精微物质滋养身体。“脾主运化”“脾喜燥恶湿”,滋腻厚味之补品,容易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脾胃虚弱的患者,首先是要健脾养胃,否则服用再多的补品也无济于事。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于滋腻厚味,以易于消化为准则。
3.气血双补,补而戒偏
中医认为,气与血、阴与阳虽然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又互为生长。冬令进补时也要注意兼顾气血阴阳,不可一味偏补,防止过偏反而引发它疾,讲究阴阳平衡。例如,“参有余则是火”,过多的服用红参则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上火的现象。
4.体虚进补,外感戒补
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当体虚的身体在突然外感风寒湿邪,有感冒、咳嗽、泄泻、发热等外感病症时,不宜进补,这时应该治疗急性疾病,驱邪为主,以免滋补之品留邪为寇,后患无穷。
5.合理进补,勿凭贵贱
一些人以为补品越贵越好,不惜花高价买燕窝、鱼翅、冬虫夏草之类的保健食品和补药。“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如冬虫夏草味甘、性平,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所以它主要是适合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头昏耳鸣、肺虚或肺肾两虚者,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对于补药,不要以补品价格贵贱分高低,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体质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群体,则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陈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