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3 期 / 第5版:科教兴川
幼儿园大班免保教费、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
新学期,这些政策变化与学子息息相关

新学期,新气象。今年秋天,这些变化,与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幼儿园大班免保教费。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中小学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包括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等五章。其中明确规定,凡在依法依规设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均须建立学籍;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按照去年下半年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将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国家助学金除了和普通高中一样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之外,还扩大了覆盖面,在原先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础上,将三年级纳入资助范围。

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通过挖潜扩容扩大现有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主要依据学生规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学校等倾斜。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引导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强化行业企业实践培养,支持高校针对社会急需紧缺技能开展微专业建设,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等。为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提出,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小学科学教师,确保科学教师具有科学类相关学科教师资格证,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背景的硕士学位科学教师。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知识经验思维水平、兴趣特点,进阶式、一体化开展科学类课后服务。通过开展自然观测、科学探究、工程实践、创客活动、项目研究等,提升科学类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调动相关力量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

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的通知》,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深化整治中小学校园餐、利用征订教辅及购买校服牟利等侵害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坚决遏制节假日上课补课、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和日常作息安排不合理、学习时间过长等屡禁不止、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不良现象。持续治理暗箱操作”“掐尖招生、违规跨区域招生和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参与招生等影响教育公平、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严肃纠正违规组织考试、公布学生成绩及排名、宣传炒作中高考升学率等教育评价导向不科学的问题。

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例如学校要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并且体育教师招聘条件做了明确要求。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突出对三大球教师队伍的重视。明确提出配备要求,强调采取多种方式配足补齐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专(兼)职教师。(据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