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4 期 / 第1版:要闻
文明新风“润”乡野 旺苍县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这几天,广元市旺苍县化龙乡长乐村沸腾了。在该村的村务公开栏上,公布了最新一期乡风文明“红黑榜”。村民们对上了“红榜”的家庭翘起了大拇指;而上了“黑榜”的村民,脸一下子就红了。

该村党支部书记孙思良说:“以往大会小会上用‘宣教’的口吻给村民讲道理,大家未必听得进,现在通过这样的评选上榜方式,村民自己管自己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

近年来,旺苍县把乡风文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开展法治和村规民约教育,传承提升优秀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村民自觉成为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的主体,使广大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家园。

道德“红黑榜”

树立农村新风尚

123日上午,长乐村村委会旁的“道德积分超市”里,十二组村民杜光荣正在凭积分兑换牙刷、牙膏。孙思良介绍说,只要上了“红榜”就可按照相应积分兑换心仪的商品。“我们不在乎积分兑换的几块钱甚至几十块钱的生活用品,在乎的是做了好事能够得到认可。”杜光荣如是说。

“长乐村十组村民李秀英,20年多来一直任劳任怨地照顾80多岁失明的婆婆,夹菜、梳头、擦身,她总是耐心地照顾婆婆饮食起居。”

“长乐村十五组村民袁某,房前屋后脏乱、家庭卫生差,经劝导仍不整治到位,这种不道德行为应该批评指正。”

……

“‘红黑榜’一经推出,就像一面‘会说话’的墙,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一目了然,一举扭转了村里少数人的不良风气。”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永辉说,村里每月都将进行评比并及时上榜,主要围绕孝老爱亲、环境卫生、移风易俗、遵纪守法、热心公益、脱贫致富等六方面进行评选,对评选出的“红榜”人员,实行积分制予以奖励,而被列入“黑榜”的人员,村委会采取谈心谈话、教育引导、依法惩治的方式纠正其错误或不良行为。

如今,旺苍县实现了200个村道德“红黑榜”全覆盖。今年来,该县还通过开展文明村镇、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净化了心灵,受到了教育。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省、市级文明村36个,2.5万户农村家庭被评为县级五星级文明户,2600户农村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42个村被评为“依法治村示范村”。

新风激荡

除陋习美乡村

“婚车6辆、婚宴16桌,每桌标准10个菜2个甜品,每桌280元……”1122日,木门镇盐井村红白理事会收到了来自该村7组组长李浩的红事备案表。因为女儿即将结婚准备办婚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交备案。

今年2月,该村在全镇率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结合自身情况完善了红白喜事操办章程,对婚丧喜事的宴请人数和桌数、违约处理方式等都作出了明确要求。

“以前村里喜事,都有人情压力,不敢比别人寒碜,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坐阵’,标准都定好了,不仅减少了我经济上的压力,也减轻了精神上的压力。”李浩说。

“‘红白’喜事要向理事会交备案表,看似一件普通的小事,却折射出村子乡风大文明。”该村主任李永海介绍说,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后,按照制定的标准,严格遵守章程办事,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既节俭办事,又方便了村民。

截至目前,旺苍县25个乡镇 237个行政村都建立起红白理事会,通过组建新乡贤仕劝导中心、乡村“新风尚”评定小组和乡村红白喜事监事会、乡村文化宣传队,积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宜不办”的新风尚,促进了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了文明乡风。

“乡风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旺苍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健说,今后将继续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倡导健康和谐的乡风,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陈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