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0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非遗传承
川剧大师王开华轮椅上坚守传承路


王开华在“如戏嘉阳”戏曲名家交流分享会上演唱川剧唱段

王开华,19397月生于乐山市井研县,国家一级演员,乐山市戏剧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戏剧曲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嘉阳河流派传承人。代表作《桃村新歌》获四川省第二届振兴川剧汇演优秀演出奖、导演奖、表演奖;1993年获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优秀表演奖、导演奖;《天下一佛》剧目获首届中国川剧节金奖和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王开华饰演《白蛇传》中“法海”

王开华表演《大佛传奇》剧目

好学不倦与川剧结下不解之缘

在乐山戏剧界,提起王开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嘉阳河流派传承人,王开华从15岁进入乐山川剧团至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川剧嘉阳河流派的钻研、传承和弘扬上。

王开华与川剧的缘分源于父母。王开华的父母都是资深川剧迷,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常常带着他去看戏,慢慢地,王开华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要家中有长辈去看戏,他哭着闹着也要跟去。14岁时,王开华加入了风雅颂协会。在协会里,王开华虽然年纪小,但嗓子条件却不错,再加上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协会的老师都很喜欢教他唱戏。

1954年,当时只有15岁的王开华进了乐山川剧团,拜著名鼓师王全武为师,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戏剧生涯。刚开始,王开华只能在剧目中扮演一些小角色,但经过一番磨练后,逐渐可以唱整本戏。那时候年轻,很多戏看老师唱上两三回,我基本上就记住了。王开华说。

虽然王开华的行当是生角,但他偶尔也会演一下花脸。对他来说,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触类旁通,让自己的功底更扎实。

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提出要振兴川剧,嘉阳河流派在此基础上勇于改革创新,编排出许多优秀的现代川剧剧目。如王开华新创的剧目《桃村新歌》,由地区川剧团携往成都,参加四川省振兴川剧第二届会演,荣获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等奖项;王开华主演的剧目《大佛传奇》荣获省第五届振兴川剧会演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等奖项;1993年,王开华再次演泽剧目《大佛传奇》荣获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的演出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配角奖等奖项;1999年,王开华主演的剧目《天下一佛》荣获中国首届川剧节金奖和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王开华在《大佛海通》中饰演“刺史”

王开华主演《桃村新歌》

诲人不倦撒下文化传承的火种

王开华现已80多岁高龄,因为深知培养青年川剧演员,就是在保护传承嘉阳河川剧艺术的生命力,所以即使患有哮喘,仍倾情授徒。

2019年至2021年,王开华指导徒弟魏彪主演现代剧目《神秘的国宝》时,只要不下雨,他都会驾驶着他的电动轮椅到新又新大戏院观看、指导,激动之处,还会走下轮椅亲自示范。在《神秘的国宝》剧本研讨会上,王开华从保护传统川剧艺术角度积极发言,为剧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助力剧目品质提升。2020年,剧目《神秘的国宝》获评四川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齐白石曾对弟子说过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即:向我学习作画可以成功,而如果只是一味学习不懂创新,以至于完全和我的风格一样,那便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是没有出路的。

我们戏曲也一样,我学老师的东西,如果一招一式全都像老师,那我就完了,随便我怎么演都是我的老师,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王开华教育徒弟,不管学什么剧种,都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取长补短。

现在,每一届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比赛,王开华都要到场观看大赛排练。青年演员排练传统剧目时,对于具体的戏曲门类身法有不甚了解的地方,王开华便在他们旁边不遗余力地讲授,从眼法、身法到步法,他巨细靡遗,为的就是保证嘉阳河川剧特色的原汁原味,同时他也鼓励青年演员演出自己的风采。大家都为王开华的艺术热情和职业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王开华还积极为嘉阳河流派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并在新又新大戏院旁的艺术空间打造境戏悠长——‘嘉阳河’”川剧艺术展,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推广,深受线上、线下观众的喜爱。

萤萤之火,可照旷野,点点星光,终汇星河。正是华夏大地上有千万个王开华践行着艺术人的使命担当,才汇聚起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又一年寒来暑往,王开华仍在轮椅上继续自己的嘉阳河流派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