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7 期 / 第8版:副刊/墨香天府
母亲的从教岁月

■ 王阿丽

上世纪70年代,农村小学教师欠缺,农村的高中毕业生更是凤毛鳞角。高中毕业,时年25岁的母亲,在大队干部的恳请下,辞去窑厂会计工作,走上了民办教师的岗位。

那时,母亲正怀着4个月的我,她将我的两个哥哥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全身心扑在教学上。当时的农村,老百姓送孩子上学的意识淡薄,尤其是家中有女孩子的。母亲和学校的老师们列出适龄儿童名单,晚上,黑灯瞎火,走巷串户,屡次登门做思想工作。我曾经听母亲说过,村东头的钱阿姨家,女儿二丫10岁,一直在家中帮着干农活,母亲和同事顾老师已经家访五次了,钱阿姨就是不松口。第六次登门,那晚下着大雨,母亲和顾老师提着马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乡村的小路上。钱阿姨开门的瞬间,看着浑身湿透的她俩,缓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落座后,未等她俩开口,钱阿姨就抢着说:下这么大的雨,你们还来,真没想到啊。丁老师,你挺着个大肚子,这风里雨里的也不怕跌个跟头!啥也不说了,明天,二丫到学校报名去!彼时,母亲、顾老师兴奋得紧抱着钱阿姨,路途中的苦、麿破嘴的累,被说服的喜悦冲得无影无踪,大队又多了个女小学生。后来,二丫考上了大学,在苏州工作,她每次回老家都会来拜访我母亲。

1983年,母亲在民办教师岗位上,尽心尽职工作了10余年后,迎来了民转公时代,民办教师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后方可继续任教。对于已经深深爱上教师这个职业的母亲来说,只有奋力拼搏!这一年暑假,40岁的母亲对复习迎考做了精心安排,读大学的大哥成为母亲的政治、语文辅导老师,读高中的二哥成为母亲的数学辅导老师。早晨,母亲披一身朝霞,读书声和着鸟鸣声唤醒了静谧的乡村;下午,庭院丝瓜藤下、八仙桌旁,母亲一遍遍演算着数学题,哥哥们不厌其烦地讲解,阳光透过丝瓜藤照在他们的身上,斑驳陆离;夜晚,母亲挑灯夜读至12点,在蚊香的白烟中升腾起密密麻麻的字迹……

不服输的母亲将整个身心扑在复习迎考上!读渴了,喝口水;被蚊子叮咬了,涂点清凉油;热了,偶尔用蒲扇扇一下;演算纸摞起来有一尺高,几本新课本也被翻烂了。那个暑假,母亲足足瘦了十斤,黑发中竟然长出了白发。付出总会有回报,母亲成为我们村唯一通过民转公考试的小学女教师!

母亲的民转公经历,让她在教师之路上更为勤勉。捧回的奖状一个又一个,有年终评比荣获的先进个人,有参加教师培训取得的优秀学员,有参加教学能力比赛获得的教学之星,母亲最引以为豪的当数她退休后由教育部颁发的那张荣誉证书:您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特颁此证。这是对母亲30年教师生涯的最好总结和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