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雅安市科协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子,找准小切口,以建设“栀子花+”基地为突破口,帮扶联系村天全县新华乡孝廉村、城厢镇马溪村建成“栀子花+”产业示范基地1000亩。通过引进企业投资、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在天全县、名山区、雨城区的部分乡镇建成近5000亩栀子花种植区,全力帮助脱贫村拓宽增收渠道、脱贫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市场导向
积极谋划脱贫产业
近年来,在互联网推动下,“茶+”系列产品层出不穷,新式茶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大有和传统茶饮并驾齐驱之势。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雅安市科协经过深入调研分析,瞄准新中式茶饮市场,抢抓全市“茶多花少”机遇,树立“一盘棋”思想,就栀子花茶成为新茶饮“顶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谋划发展栀子花产业。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多次前往犍为县、名山区等地以及相关企业考察学习栀子花种植、加工等先进经验,深入分析研判雅安栀子花产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招引四川种茶人茶叶有限公司落地天全县、名山区,帮助当地发展相关产业。
坚持多方协作
全力推进基地建设
雅安市科协投入2万元帮扶资金,在孝廉村建成50亩“栀子花+”示范种植基地,对栀子花收益按比例分红,有效解决土地利用率低、撂荒等问题;在城厢镇马溪村实践“集体土地出租+企业出资建设+集体组织劳务+保底收益分红”模式,引进企业投资建设核心种植区,形成村集体和村民“零投入”发展产业新局面,解决资金短缺、技术服务不足、土地效益不高三大核心问题,增强了群众信心。积极促成基地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组建科技小分队现场培训、教学,解决缺水保苗、增肥保花等技术问题。
坚持标准引领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雅安市科协联合四川雅茶集团茶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委托雅安市科协所属团体会员单位——雅安市茶叶学会,创新挖掘茶叶生产新资源要素,积极探索将栀子花、兰花等作为新原料引入花茶生产,牵头起草国内首个《兰花茶》、省内首个《栀子花茶》团体标准,并于今年3月在第二十届蒙顶山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正式发布。据悉,《兰花茶》《栀子花茶》团体标准的出台,旨在使新茶饮创新成果通过标准迅速扩散,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茶产业发展中的质量、效能、动力变革,以科技创新助力茶产业新的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坚持多元增收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雅安市科协创新探索出村集体、村民“双增收”的多元致富路径。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租金、参与投资企业每年按销售额分红增收,同时为当地脱贫人口、低收入群体、弱劳动力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脱贫人口等群体就近就地参与基地务工增加收入,同时每年享受村集体经济收入六成分红。以马溪村为例,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该村村民也将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
坚持创新引领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雅安市科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创新“校企会”合作机制,推动高校、企业、协会在“栀子花+”基地建设中探索创新,加大栀子花管护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包装策划等支持力度。把准粮经复合种植政策规定,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为栀子花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鼓励企业发展“栀子花+”食品、旅游、餐饮、用品等产业链新业态,为雅安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