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9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科学认识“三叉神经痛”

 邓天国

三叉神经位于人脸的双侧面,左右各一套,由耳上部的脑干部位发出,由眼神经分支、上颌神经分支、下颌神经分支构成,外观呈三叉样,故名三叉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三叉神经痛的原因

在三叉神经的周围有很多血管和神经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将神经比喻为电线,电线的外周是有一层绝缘保护层的,而神经同样也有一层外皮——髓鞘,硬化的血管在通过三叉神经根部区域时,压迫三叉神经,血流的波动性撞击就会造成神经出现脱髓鞘病变,影响到三叉神经,造成三叉神经病变,从而导致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内短暂的发生反复剧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健康的人血管较软,富有弹性的柔软血管是能够抵消血流波动性冲击带来的刺激,不会损伤到三叉神经,也就不会有三叉神经痛的反应。

总之,导致三叉神经痛发生的原因有多种,如:由于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多发性硬化、肿瘤压迫、神经脱髓鞘、脑部手术外伤、脑中风、面部创伤、高血压、三叉神经痛家族史等。

三叉神经痛的高危人群

大脑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和长期头晕、听力下降或经常性耳鸣的患者,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人群属于三叉神经痛的高危人群。

三叉神经痛时的临床症状

三叉神经痛一般只表现为脸部的一侧疼痛,几乎不会发生两侧同时疼痛。三叉神经痛可自行发生或由某诱因导致发生。

触摸脸部、突然冷风刺激、咀嚼食物、刷牙、刮胡子、洗脸、化妆、打喷嚏、饮水、笑甚至说话等,都可能会引起的疼痛发生。每次疼痛发作持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也可以几天、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持续性发作。三叉神经痛发生时就像突然遭到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式的疼痛感。

触发三叉神经痛的敏感区域有:口角、鼻翼、脸颊、舌头等部位。这些部位医学上又称之为三叉神经“触发点”或者“扳机点”。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

在神经外科,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核磁共振、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等综合判断后,可确诊。

◎体格检查。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自述发病时的症状,医生根据病症状况触摸患者脸部,检查了解疼痛发生的确切位置。

◎核磁共振检查。观测三叉神经系统有无病变。

◎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先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突出显示血液流动,详细观察动脉和静脉。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治疗三叉神经痛大体分为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封闭治疗、电凝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初期患者建议口服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药物,减少或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输,但药物治疗只是止痛,治标不治本。

◎注射治疗:对于服药效果差或者服药后副作用大的患者,可通过注射某些特定药物,使疼痛部位产生麻痹,来达到止痛的效果。

◎射频电凝疗法:利用射频将刺入三叉神经的针头加热至6575摄氏度,并停留1分钟,破坏神经纤维组织,从而达到止痛效果。

◎神经外科手术:微血管减压手术是目前疗效最好、复发率最低、并发症最少、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治疗方法。由于微血管减压手术是全麻手术,且在颅内,在血管和神经之间操作,稍有不慎会造成出血、损伤周围神经,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作者单位:四川省冕宁县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