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各位听众中午好,这里是南江县兴马镇广播网络中心,欢迎收听本期‘农技讲座’……”近日,巴中市南江县兴马镇余家坪、鱼池梁等10余个村的18支高音喇叭同时响起,清脆悦耳的播报声在山间回荡。距离镇政府10余公里远的鱼池梁村村民康怀刚端着饭碗,在院坝里边吃中午饭边听广播,他开心地说:“自从村上通了大喇叭,不出家门就能听到党的惠农声音和各类种养殖技术,农村大喇叭真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据该镇党委书记张志国介绍,今年初,镇上投资10万余元对全镇“村村响”工程进行了维修,在现有合并行政村新调试安装了18支高音喇叭,让村民坐在家里就能听广播。同时,该镇还以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为主、无线覆盖为辅的方式,在镇上建立广播网络中心,在各村(社区)建起广播室,打通了县、镇、村三级广播联网。此外,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镇上还落实了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负责辖区内终端接收点的运行,安排专门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查维护,真正让农村广播“连”到群众心里、“响”在百姓耳边。
目前,该镇广播网络中心开设的“党史天天讲”“惠农政策解读”“农时农事与农技”“天气预报与防灾减灾”等自办栏目颇受村民青睐。余家坪村党支部书记胡正阳说:“通过大喇叭,村民们不仅可以及时获取政策信息、法律常识、天气预报、新闻等信息,党委政府还借助这一平台对护林防火、疫情防控、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开展宣传,让村干部省时省力。”
“农村大喇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让声音迅速、直接地传入百姓耳中,尤其受到中老年村民的喜爱。当熟悉的乡音响起,大家听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情。”张志国说。下一步,兴马镇将把农村广播办成传授农技知识的“大平台”、助推乡村振兴的“大讲堂”。(袁文荣 本报通讯员 肖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