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8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内江市市中区 推动“甜味+”全产业链发展

本报讯 近期,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赵志峰、四川大学植物基健康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贾利蓉分别到内江市市中区现场调研该区甜味食品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等情况,并围绕建立蔗糖创意工坊、蔗糖孵化园和打造甜味特色产品等内容展开座谈,为市中区发展甜味食品产业提出宝贵建议,“政校企”携手推动市中区百亿甜味食品产业园建设,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而这只是市中区大力推动“甜味+”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市中区深挖“甜”文化内涵,全力建设百亿甜味食品产业园区,扩大优质甘蔗种植规模,围绕红糖、蔗酒、蜜饯等食品种类倾力打造特色甜味产品,不断延伸“甜味+”产业链,以产业带动发展,以文化留住记忆,“甜”产业发展蓝图正徐徐铺开。

传承弘扬甜城文化根脉

据史料记载,唐代贞观年间,内江地区开始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为传承“甜城”文化,去年,市中区深挖300余年糖文化发展历史脉络,以龙门镇曾家大院为基础,龙门村为核心区,依托甜源蔗乡农文旅产业科技示范项目建立了500亩甘蔗科技种植示范园、古法红糖工坊、甘蔗科普馆、曾达一纪念馆、内江糖业故事馆、森林图书馆,重现古法红糖制作,寻根甜城文化。

截至目前,市中区已引进和培育2家大型糖业企业,带动发展7家糖业企业。同时,该区逐步推动糖业创新升级,培养一批糖业人才队伍,促进市中区农文旅和新经济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甜味+”的发展新路。

按下甜味产业发展快进键

2022年12月20日,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深挖甜城文化,打造“中国甜食之都”,努力让世界爱上“内江甜”的目标,为内江发展甜味食品产业指明了方向。

2022年12月29日,“内江蔗糖创意工坊”在市中区龙门镇甜源蔗乡揭牌。据介绍,该工坊将重点打造科研育种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电商直播中心和教研合作中心,围绕当代人健康食糖理念,聚焦甜品企业,推动产品创新研发,提速蔗糖产业发展。

1月3日,市中区在内自合作园区举行了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茂源柠檬等甜果加工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蔗糖、蜜饯、蔗酒加工等甜品加工项目即将入驻。

1月3日~4日,该区在内江蔗糖创意工坊召开了“糖产业发展座谈会”,政府、高校、企业共商糖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大计,携手推动糖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推动“甜味+”产业升级

下一步,市中区将持续深挖糖业历史文化,大力发展“甜味+”食品产业,打造具有甜城代表性的特色产品。同时,该区还将深入实施“三个一批”甜蜜工程,不断延伸“甜味+”产业链条,着力培塑“甜味+”食品产业集群。

研发一批“甜味”产品,不断深化校地合作,深度开发以甘蔗、柑橘、柠檬等特色水果为原料的速食、饮品、酵素、木糖等甜蜜产品。

培育一批“甜味”龙头企业,保护传承内江蜜饯制作技艺,支持红糖、蜜饯、果脯等传统手工作坊转型为现代企业;在内自合作食品产业园建设甜味产业园区,引进培育一批休闲食品、功能饮料、水果精深加工等相关甜品企业,实现甜蜜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一批“甜味”品牌,鼓励引导“甜味+”产品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培育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牌带动产业规范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着力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市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参与内江糖食节、内江糖业文化节等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内江‘甜味+’产业,主动扛起内江打造‘中国甜食之都’的应有责任,把市中区的‘甜蜜故事’写深写好。”(林艺 门游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