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7 期 / 第7版:科普法制
我省印发2025年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要点
纠正趋利执法、小过重罚等问题

近日,省司法厅制定印发《2025年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从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促进公正文明执法等七个方面出台22项举措,以高质量行政复议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作要点》提出,要积极适用纠错决定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趋利执法、小过重罚等突出问题。加强重点领域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制发力度,做实行政复议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法治督察+执法监督+合法性审查机制,及时将行政复议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推进问题一揽子解决。扎实开展以案促治专项活动,健全完善行政复议情况通报、问题约谈、风险提示机制,完善行政复议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问题线索制度。组织专人定期到执法部门开展错案讲评、案例宣讲工作,源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深化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在全省部署涉企行政复议七个一活动,即优化设置一批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办理一批涉企重点案件,查摆一批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干扰企业正常经营、服务企业流于形式的突出问题,督办一批长期未结、社会影响较大、企业反映强烈的涉企案件,发布一批涉企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开展一次涉企行政复议以案促治专项活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一次深度交流。

《工作要点》明确,要充分发挥省级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省、市、县三级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全覆盖。试点开展行政复议与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建立涵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检察、行政执法、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各领域的专家库资源,完善行政争议化解激励机制,形成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制度合力。健全完善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和行政机关联合会商机制,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做好源头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

为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优化行政复议工作,我省将依法扩大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推进行政复议进乡镇、进园区、进企业,将更多行政争议引入行政复议。抓实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行政复议受案窗口建设,依法快捷受理行政复议前置案件,探索将符合条件的申诉求决类信访事项导入行政复议。进一步规范行政复议受理、听取意见、听证等新程序,确保行政复议程序规范。常态化开展行政复议案件交叉评查,加大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价通报,提升行政复议案件综合质量。(据《四川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