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3 期 / 第7版:教育帮扶
我省10个教育发达市结对帮扶45个深贫县1200余所学校“校对校”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笔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按照“智力帮扶为主、需求导向、量力而行、质量为本”原则,根据 《省内优质学校对口帮扶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校实施方案》,我省制定了“一校一策”帮扶方案,截至目前,成都、绵阳等省内10个市(州)组织1157所优质中小学及幼儿园结对帮扶45个深度贫困县的1289所学校,实现深度贫困县各学段学校“校对校”结队帮扶工作全覆盖。同时,还将采取多项措施,全面保障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按照省统筹、市县组织、学校落实原则,各地、各校将紧密结合受扶学校实际,通过 “一校一策”制定帮扶方案,坚决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人员互派”,切实加强优秀教师、管理人员互派工作管理和监督,大力提升受扶学校教师教学和管理能力。二是坚持“教研互动”,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定期开展研修活动,有效提升受扶学校、地区整体教研水平。三是坚持“基础共建”,加大对受扶学校资金、设施设备建设帮扶力度,切实改善受扶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受扶地区教育整体跨越发展。

截至目前,结对帮扶学校已开展送培送教活动1900余次、成立研修工作坊960余个,各项结队帮扶工作正有序推进。

此外,为坚持将抓好“校对校”结队帮扶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我省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监督、完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织密“保障网”,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和教育厅牵头指导协调作用,在各地、各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切实抓好人员选派和接收、信息沟通、资源调度、工作协调等工作。

强化机制保障。通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对结队帮扶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建立多层次、常态化的考核机制,将结队帮扶工作纳入考核,确保帮扶目标任务全面实现。

完善激励机制。按政策切实保障支教教师、管理人员福利待遇,通过足额发放生活补助、交通差旅费、优先保障职称职级晋升、表彰奖励成绩突出支教教师和管理人员等方式,有效激发结对帮扶学校及教师、管理人员参与对口帮扶积极性、主动性。(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