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团结村的槟榔芋即将成熟。
近日,笔者来到团结村村民唐兴友的芋头地里,看到槟榔芋长势葱郁,芋叶随风摇曳如碧波荡漾,年过七旬的唐兴友身处其间进行槟榔芋田间管理。“以前几乎无产出的残次林地,我把它改造后,科学种植了槟榔芋,现在每亩地有2000元的收入。”唐兴友高兴地说。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为扩大土地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出,团结村积极引导村民改造残次林地。唐兴友积极响应,将自家10亩残次林地进行改造,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建议下引种香味独特、个头大、肉质细腻的槟榔芋。
“要让槟榔芋获得好收成,培土、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一样都马虎不得,还要根据不同天气及时调整田间管理方案。”说起槟榔芋种植,如今的唐兴友俨然成了“土专家”。但在2015年刚试种时,作为“门外汉”的唐兴友由于种植技术不成熟,种植的槟榔芋单个最大只有0.5公斤左右(槟榔芋单个平均大小为2.5~3公斤)。此后,他不断摸索,严格按照槟榔芋的生长习性和农技人员的指导进行科学管理,种植的槟榔芋无论是品质还是大小都逐年增长。2016年,他种出了单个重达3公斤的槟榔芋。
唐兴友介绍,要想种出好的槟榔芋,肥水量和喷施时间的精准把控特别重要,生长初期肥水要勤施勤灌,到了后期肥水就要减少,多了勤了芋叶容易发黄。在防治病虫害方面,要坚持生物防控,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在病害出现前,除了准备杀虫灯外,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喷施高效低残留农药。“如今是用药预防控病的关键时期,可连续交替喷施25%甲霜灵可湿粉6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粉500倍液。喷时雾点宜细,必要时加入少量黏着剂,以提高防效。施药时,应在傍晚前后进行。对出现的病芋株,要及时拔除销毁,并在原地及周围撒上消石灰消毒……”正在为槟榔芋进行田间管理的唐兴友一边向笔者介绍,一边加紧作业。
历经近10年的实践摸索,唐兴友已变成团结村及周边有名的“芋头大王”。得益于残次林改造的土地全是沙性土壤,加上槟榔芋独有的香味和品质,他每年种出的芋头客商争相上门收购。“现在,我种植的芋头单个平均重1公斤左右,亩产量达500公斤,按照目前每公斤4元计算,可实现亩收入2000元。”唐兴友说。(周超文 梁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