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0 期 / 第7版:现代农业
桃子采摘后及时管理来年才能再丰产


袁玉明(右)为村民讲解桃树采后管理技术

 

“采摘完桃子后的桃树主要工作是养树,修整树型,延后落叶时间,让叶片尽可能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为树体抗旱抗冻、来年花芽分化和产量打下基础。这一时期如管理得当,不仅可以增加树体营养,提高树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而且对第二年的开花结果、树体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采后管理一定要重视。”近日,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农技站站长袁玉明来到该镇石林村的脆香梨种植基地,给村民讲解桃子采摘后桃树管理技术和重要性。

修剪护理

桃子采收后,7月中下旬进行夏季修剪。夏季修剪的目的是改善树冠内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枝条充实和花芽分化。这次修剪以疏为主,疏除过密、过旺枝,强壮枝留12个副梢,并将副梢剪去上部不充实部分,无副梢枝条剪留35厘米。将已结果的内膛中、小枝进行回缩,压上促下;水平下垂的枝组,要选择在向上生长的壮枝分枝处缩剪,以增强长势;旺长枝组的直立枝和过密枝应疏除。8月中下旬,对未停止生长的新梢全部摘心或剪梢,对树冠过密处的长枝可在1/41/3处短截。

灌根追肥

采果后,结合除草进行施肥。对挂果多、养分消耗大的桃树要早施、重施。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深度4050厘米。主要施用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如天气较为干旱,可搭配冲施枯草芽孢杆菌腐殖酸冲施肥为树体补充全面营养;同时活化、改良土壤,提高有机质的利用率,提高桃树的免疫力、抗逆性。

枝干护理

对于之前有过流胶、嫁接部位或枝干有伤口、长势弱的桃树,一定要在秋季落叶前进行康复处理,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枝干抗冻能力。对于有根腐病的、树势弱的,可以在施肥同时用甲霜恶霉灵灌根,杀灭根部和近根处菌源,促进伤口愈合和复壮树体。

耕翻树盘

耕翻树盘深度1025厘米,从树干周围10厘米向外逐渐加深,并及时浇水保墒。同时铲除杂草,保持土壤通透性,活化根系生理机能,尽快恢复树势。

防涝抗旱

桃树不耐涝,雨季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止染病。11月上中旬落叶完毕,如遇冬旱,应浇灌1次封冻水。

叶面处理

桃叶掉落前是桃树养分的贮备时期,也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键时期。叶绿素含量高,不仅能制造出更多的营养物质,还能防治桃树穿孔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因此,可在桃叶未掉落前,在叶面喷施生物红加磷酸二氢钾,稀释5001000倍,每隔20天喷一次,共两次。

喷药清园

要及时防治桃潜叶蛾、天幕毛虫、桃小绿叶蝉等食叶害虫,可以 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3000 倍液或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枝,并将园内残留的病果、枯枝、杂草清除干净,集中在园外烧毁。冬季将主干及大主枝涂白,防冻防虫。涂白剂用生石灰 1 公斤、食盐300 克、面粉500 克、动物油200 克,加水4 公斤搅匀即成。

(梁龙海 本报通讯员 周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