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2025年度机器人产业推进工作会暨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首次会员大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正式成立。会议吸引政府机构、产业链企业、金融机构及科研院所等的100余位代表参加,聚焦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谋机器人产业发展蓝图。
机器人产业是成都市打造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之一。据介绍,成立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将进一步深化政企合作、共谋产业创新,促进成都市机器人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目前,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汇集了50余家会员企业,涵盖上游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到下游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环节。提及对于协会成立后的首要规划,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李俊杰表示:“第一步就是‘摸底’,通过走访调研,摸清企业需求,为后期供需对接打好基础。”
作为协会第一届会长,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睿表示,协会将当好政府参谋的“助手”、产业发展的“推手”、企业成长的“帮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技术标准制定、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助力成都市机器人产业迈向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武侯区科协重点从载体建设、场景驱动、产业生态、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产业推介,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合作契机,助力机器人产业资源优化整合。作为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接下来,武侯区悦湖科技城将围绕武侯区“立园满园·全员招商”工作部署,抢滩人工智能、高端软件、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加快汇聚高能级企业、标杆性项目、高层次人才,力争打造成都科技创新的新名片。
近年来,成都市聚焦AI芯片、算力、算法、数据、场景构建“1+3+1”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去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已集聚超1000家企业,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39%。此次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成都市机器人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未来必将在智能制造浪潮中抢占先机,书写属于成都市的科技新篇章。(薛维睿 邹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