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由四川省科协主办的“四川省科协科技期刊主编(社长)沙龙(第二期)”在成都举办。全省20余家科技期刊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技期刊在内容质量、出版规范、人才培养、期刊影响力、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路径,以此激发科学共同体创新活力,切实提升我省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目标
放眼国际 服务社会
在经验分享环节,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期刊负责人多角度分享了各自的发展经验,为与会者打开了多学科融合的新思路,提供了多路径探索的新想法。
“探索和实践”是期刊发展的永恒主题。围绕这一议题,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期刊编辑部主任李春华分享了自己的办刊经验和思考。“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现阶段四川还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立足国际视野,李春华对期刊的发展和规划有独特的见解。她认为,构建一流期刊要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定位、广阔的国际视野。此外,在期刊品牌推广和宣传方面,她还建议同行们通过第三方平台、官网、出版社甚至是编委团队进行宣传,以此加大期刊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学术期刊要有服务大局的能力。”谈到期刊建设,《制冷与空调》编辑部副主任马荣江将着力点放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他表示,学术期刊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就目前而言可适当扩大刊稿范围,按照学科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人才引智工作,同时组建期刊高水平青年编委会。
路径
引才提质 铸造品牌
新时代办刊形势下,编辑需要哪些素养?《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常务副主编何洪英为与会人员带来了“基于科技期刊功能谈编辑素养与培养”的主题经验分享。“要有科学素养、编辑素养、全媒体素养、综合素养。”何洪英认为,在宏观布局上,期刊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吸纳高水平国际编委和经营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上,可推行导师制,夯实编辑队伍基础;在队伍建设上,可适当增加编制,引进“博士+硕士”等高学历行业人才以及新闻传播类专业媒体人才,做强编辑队伍。围绕期刊宏观布局,何洪英则表示:“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将成为保障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有条件希望科技期刊能加强协作协同,推进集群化发展。”
提升办刊质量的关键在于汇聚优质稿源。在成都体育学院期刊部副主任孙君志看来,一方面要加大约稿、组稿力度,另一方面要及时追踪热点和焦点话题,尝试专题征稿并开通“绿色通道”。“具体而言,可以组建集作者、读者、学者、审稿专家、编辑为一体的学术共同体,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不定期推出‘编辑视角’‘审稿专家视角’的策划来保证期刊质量。此外,加强与作者的沟通和编辑队伍培养也至关重要。”孙君志解释道。
成果
交流务实 受益匪浅
“能否进入全球公认的数据库?”“作为大学学报如何提升行业影响力?”“如何加强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如何精准把握科技期刊的目标群体?”“稿源少,没有米下锅怎么办?”在讨论交流中,各期刊代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提出思考,就办刊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商解决办法,现场气氛融洽热烈。
《天然气工业》执行主编居维清说:“是否能跟上行业热点很重要,同时,人才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编辑李子越则认为,科技期刊人员在年龄结构上存在断层,注入新活力也至关重要。“期刊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绝对不能放松,尤其在对国家政策的解读上不能出现偏差,把握意识形态的正确性是关键。”《化学研究与应用》常务副主编李瑛补充道。而在《核动力工程》编辑部主任黄可东看来,在媒介融合时代,科技期刊用户呈现出个性化和精细化等特征,应对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文章的精准推送。(杨静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