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
出生于西班牙马加拉的巴伯罗·毕加索以画牛为世人熟知。他一生传奇而高产,是艺术史上第一位有生之年亲见自己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画家。
毕加索是个天生的探索者,他不仅在风格上广泛变异于诸多流派,亦在陶瓷、版画、雕刻等诸领域轻松跨界,挥洒自如。
如果说,从没有特定的老师也从没有特定的弟子是毕加索在艺术上对自由的坚守,那么又是什么让他在自由中停留?
1943年,西班牙陷入战事,整个欧洲阴云密布。一个62岁的男人在餐厅遇上一位21岁的年轻女画家,端了一盘樱桃走过去,便无法自制地就此与相爱7年的恋人多拉·玛尔分道扬镳。这个男人就是毕加索,这个女人叫弗朗索瓦丝·吉洛。
三年后的夏天,吹着法国南部温柔的海风,毕加索不仅征服了这个女人,也由此辉煌了一个小镇的历史。
法国小镇瓦洛里斯,自罗马时期便有着未曾间断的制陶业传统。
从信手拈来的小玩意儿开始,毕加索投身于更深入的研究,并于第二年完成了自己的首件陶瓷作品。
1953年,毕加索移情陶瓷艺术家雅克琳·罗格,并在8年后娶她为妻,直至终老。陶艺也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熔进其灵魂。
对于已经在绘画、雕塑等各方面享有极高声望的毕加索而言,陶艺并非一个新的门类,而是一项新的素材。
和其他艺术家不同,毕加索几乎是有意要打破艺术品“独一无二”的常规,而允许工作室对其作品复制进行出售。一如他希望自己的版画作品被大量复制而更易与公众见面一样,毕加索正是出于艺术分享的理念,在1950年后针对陶瓷作品展开了一系列的复制生产。这不仅打破了特权阶级对艺术品鉴赏、收藏的垄断局面,更亲自放弃了作为创作者的傲慢。
然而,艺术为天才准备的挑战不止于此。事实上,在当时的艺术观念看来,陶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门类,其艺术地位尚未获得普遍认可,更无任何现代艺术之特征可言。
而那些瓶瓶罐罐、杯杯盘盘经过大师的创作,用最日常的表达冲破了世人心中的美学束缚,给了寻常物件成为伟大艺术品的可能。
毕加索在陶瓷的世界里,一如既往地做着减法。抽象的线条在二维和三维的舞蹈中留出生命的空隙,以便让时光有路可回。而这一条道路,亦可在1904年至1912年间毕加索同法国画家布拉克建立的突破性的立体主义绘画中寻得先兆。其静物作品曾在造型简约的陶瓷身上找到冲击视觉的有力基础。
而无论是从非洲面具捕获灵感,还是出于对宗教追随,毕加索的艺术思考从未真正远离生养他的地中海文明。表面上的错位、失衡,事实上正是对严整、对称的古典旨趣的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内心感受为起点的浪漫与随性。以至有意在作品中保留某种瑕疵而实践艺术创作的完整性,并保持最高程度的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