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2 期 / 第7版:教育帮扶
黑水县:“公建民营”助民族地区幼教事业发展

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标准的橡胶运动场、室外丰富的活动设施………走进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黑籽儿幼儿园,容易有种错觉,以为是在大城市的幼儿园。而向外望去,两边高大的山峦阻挡住了的视线,才意识到自己身处高山深谷之中。

“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幼儿园,不用担心‘抢’不到学位;保教老师很专业,饭菜也便宜可口。”芦花黑籽儿幼儿园学生索玛的家长择木谈及幼儿园这两年的变化如数家珍。

黑水县幼儿上学的状况的转变,得益于该县2013年开始探索“公建民营”的幼儿园办学模式。“公建民营”幼儿园是指政府按照国家标准出资兴建,将其整体打包委托给专业公司运营,通过公开招投标办法经营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幼儿园。在黑水,这样的幼儿园有3所。

公办园

“一位难求”

黑水县教育局局长罗建忠介绍,以前,全县仅在县城办有一所公办的城关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36周岁儿童入园率仅30%左右,很多娃娃都无园可入。

“公办幼儿园便宜,但一‘位’难求,娃娃就在家耍了一年,我们家长也没法出去工作,要照看她。”家长郎玛说。

“近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前是家长不愿意送孩子来读幼儿园,现在到学校报名的时候,家长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有的家长甚至从乡下到县城里租房子,给孩子创造读书的条件。”黑水县教育局教育股工作人员郑欣说。

而公办幼儿园偏少、保教质量不高、农村幼儿教育普惠性较差等现状与家长对优质学前教学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入园难”问题事关千家万户。不过,这样的状况正随着黑水县全力推进“大村独办、小村联办”方式举办村级幼儿园和“公建民营”办学模式的幼儿园而逐渐进入历史。

2013年开始,黑水县启动了十五年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逐步化解学前教育资源不足,解决“入公办园难、民办园引进难”,在色尓古镇尝试开展全州第一所“公建民营”办园模式试点。

普惠园

让农村娃上学不再难

如今,一座座“公建民营”的普惠性幼儿园的落成,为求知若渴的学生和对学前教育有着较高期待的家长提供了一个好的选择。

“公建民营”的黑水县芦花黑籽儿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学质量都与县城里公办的城关幼儿园没有差别。“这对城关幼儿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以前学生报名时家长‘挤爆’城关幼儿园的大门,而如今,像芦花黑籽儿幼儿园这样的‘公建民营’幼儿园,近年来依靠自身的硬件和良好教育教学口碑,招生一年比一年好,报名时家长也是络绎不绝前来咨询。”郑欣感慨地说。

学生丹增是一个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以前,没上幼儿园的她都是自己在外面玩耍,安全隐患大,自从芦花黑籽儿幼儿园成立后,家长就把丹增送了过去。“每学期只用交1600元的保教费就可以把娃娃送进园来,解决了很多家庭的难题。”芦花黑籽儿幼儿园老师俄木初说。

黑水县教育局副局长罗成说,通过“公办民营”的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模式,让边远落后地区孩子享受到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了保教质量,优化幼教课程,满足孩子身心发展需要,让农村娃娃上学不再难,使民生工程的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近年来,‘公建民营’的模式给偏远民族地区的孩子带来了春天,有效解决入园难的问题,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4%,并增强民办学校活力,提升服务质量。”罗建忠说。

(董志文 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