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5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推动道地药材传承发展 培育乡村振兴“动力源”

康厚林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把产业振兴放在首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何迅速将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是基层县区必须深入实践的重要课题。

内江市东兴区是典型城市带大农村的辖区,幅员面积1181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4个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5.8%。据史料文献和权威检测机构数据表明,东兴区气温、日照、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天冬种植,天冬平均浸出物含量达95%,远远高于其它产地天冬含量。因此,该区也是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和天冬道地药材产地。

随着健康中国、健康四川和健康内江战略实施,国家出台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省、市相继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省上规划把东兴区作为天冬道地药重要产区,市上规划明确支持东兴区打造中国天冬之乡。为更好地把前所未有的优势转化成东兴天冬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推动天冬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东兴区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精描细绘,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通过8个月密集调研、外出考察和研讨论证,东兴区将以促进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提质增效为核心,以药材种植打基础、健康产品争突破、康养文化拓新业、商贸物流齐发展、科技研发作支撑为思路,做好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重点产品与龙头企业培育、中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联动“结合文章”,计划用10年时间,在全区种植天冬15万亩,形成以东兴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县的天冬生态种植圈;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代中药精深加工产业园和中医药仓储物流基地及电子交易市场,构建一二三产业链条发展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达到100亿元,打造中国天冬之乡。

精雕细刻,高质量系统培育产业。东兴区一是紧扣十年目标,突出绿色化、融合化、集约化,建设“东兴——荣昌——大足中医药产业川渝合作试验区”,构建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重点、药食两用品种为特色、中药商贸康养为延伸的现代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打造产业振兴新引擎。二是以天冬生态种植为根基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加快天冬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开展全过程规范化研究和欧盟GACP认证,10年内分三个阶段新增天冬种植面积15万亩、种苗繁育基地1000亩,实现产值15亿元。三是以中药工业培育为重点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逐步建设郭北镇、石子镇、白合镇等6个天冬道地药材产地加工基地,在椑木镇新建占地1000亩以上的中药精深加工产业园;依托内江市及东兴区中医医院,创新专科联盟和医联体等合作模式,发展中药提取物(中间体)、中药制剂开发及应用、中药资源与新产品研发产业;依托东兴人文旅游资源、大千美食文化和天冬含量本底,开发天冬茶、天冬酒、天冬蜜饯、天冬药膳、天冬面膜等健康产品,10年内分三个阶段形成“一个核心工业园、6个初加工基地”格局,开发上市新产品40个,实现产值40亿元。三是以中药商贸康养为延伸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依托四川内江东兴经开区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建设川南中药材专业交易中心、种子种苗交易市场、中药材电子交易网络平台和具备仓储、医药流通、展示展览功能的仓储物流基地;结合东兴自然人文历史和万达文旅小镇等资源,培育中医药养生、观光旅游产业,建设涵盖药用植物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材自种自采农场、绿色养生度假中心的中医药养生观光特色园区,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10年内分三个阶段实现产值45亿元。

精耕细作,高效率提供发展保障。日前,东兴区组织召开了区委全会。会议决定,旗帜鲜明把天冬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四川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集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中医药研究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先后与东兴区签订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或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东兴区将精耕细作、做好保障,巩固良好发展势头。一是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副区长为执行组长,涉及副区长为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制造业、中医药贸易流通、中医药康养旅游4个专项组组长,增设区大健康中医药产业推进中心正科级事业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二是出台长江现代农业园区中药材规模种植补贴项目实施办法、天冬规模种植奖补方案,建立区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确定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支持区国有公司参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合力推动产业发展。三是科学编制区国土空间规划,优化人才引育政策,夯实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企业发展“松绑”,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作者系内江市东兴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