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3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世界大米博物馆:“小稻米”里有“大乾坤”


兴文世界大米博物馆全景。

金秋时节,又是一年丰收时。在宜宾市兴文县,7万余亩再生稻已陆续成熟,农民分散在田间,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煞是热闹。随着稻米归仓,有一粒“大米”,却从2018年的秋天至今,一直“散落”在田间,年复一年地见证着丰收的喜悦,成为了兴文县僰王山镇水泸坝社区村的一处地标。

这粒“大米”,正是中国兴文·世界大米博物馆。该馆占地7亩,建筑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是我省唯一一所大米博物馆,也是我国目前仅有的三所大米博物馆之一。

兴文大米展示区。

传统农耕用具展示区。

兴文米酒展示区。

传统邂逅科技  述尽大米的“前世今生”

中国兴文·世界大米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总投资1600万元,建成于2018年10月,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古今中外大米的发展历程。

走进博物馆大门,只见一幅名为“一粒大米的前世今生”的轴状图,系统展示了大米的发展历程。原来,早在一万两千年前,我国就出现了水稻。1993年到1995年期间,考古发掘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镇出土的稻壳距今超万年,被鉴定为一种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以“玉蟾岩古栽培水稻”命名,是世界上栽培水稻最早的类型。

而水稻与四川的缘分,也是自古就有。考古发现,4000多年前即宝墩时期,成都平原就出现了水稻。史料记载,当时先民农业经济结构以稻谷为主,兼种粟和黍,同时采集野豌豆、薏苡属等植物作为补充,奠定了古蜀文明甚至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据了解,博物馆落地我省兴文县也并非随意之举。四川是我国地位极为重要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水稻更是四川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建设博物馆,彰显着四川种稻人对耕种历史的重视和对农耕文明的传承。

行走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硬化玻璃展示柜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古蜀先民的农耕用具;“二十四节气”展示区,一张图解简明阐释了二十四节气对大米生产的影响;天花板上的米柱灯筒,里面盛放着世界各地水稻主产区的代表品种,点击一旁触摸一体机上不同品种的大米,灯光便打在面前的世界地图上,照亮对应产地,继续点击还能查看图文详情介绍……

此外,馆内还有一处电子沙盘,以3D立体动画的形式展示了兴文富硒米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到收割,游客都能够直观地观赏到,并从中获取水稻种植知识。值得一提的是,兴文富硒米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农特产品,由于泥土中富含硒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重要的抗癌因子,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生产出来的天然硒米硒含量约为0.1毫克/千克,市场价可达38元/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增收致富的“宝贝”。

坚持学用结合  推动农文旅纵深发展

说到增收致富,博物馆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自博物馆开馆以来,每年都有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学习水稻相关知识,体会“盘中餐”的来之不易。而这,也为当地研学、农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学生团”到来,兴文县研学、农旅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充分利用农旅资源,助推乡村振兴,该县依托博物馆与其周边公园等资源,融合推出“旅游+文化+教育”研学旅行模式。兴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研学基地(营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兴文县文化旅游与研学深度结合,创新多元化旅游发展模式。

对于前来研学的学生而言,这种“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既能让他们在博物馆里学习水稻产业发展相关知识,也能深入田间地头体验水稻种植,在潜移默化间养成识粮、爱粮、节粮和惜粮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开展研学活动的过程中,大米生产的历史文化也得到了有效传承。

此外,贾氏微刻艺术(每平方厘米可刻写7万字,是目前世界上刻写密度最大、艺术影响力最大的汉族传统微刻艺术)也得到了有效传承。博物馆内,展示着刻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字样的稻米。据介绍,每次研学活动,都有不少学生驻足于此,感叹其匠心独具,“太精细了,难以想象的‘微小’,‘小稻米’里有‘大乾坤’呢。”

接下来,兴文县将继续探索研学发展新模式,发挥研学在农、文、旅活动中的推动作用,加快农、文、旅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形成全员参与研学+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新格局,努力打造宜宾研学、旅行行业标杆。当前,该县正围绕“文旅富县”的发展思路,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兴文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博物馆利用‘旅游+农业+科技’理念,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为教育领域再添一份力。”(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