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6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关于进一步加强成都市天府绿道科普场景营造的建议


■ 成都市科协课题组

20182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考察时,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01913日~4日,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出席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推进会时强调:功能复合要筑景成势,要实施“绿道场景营造”,与社区生活、公共空间、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相融合,实施“绿道+场景营造”。

按照市委工作安排,结合成都市科协工作特点,成都市科协课题调研组,围绕公园城市场景营造中科普场景营造展开调研,创新提出“绿道+科普场景”这一理念,将科普IP、情景与场景营造融入天府绿道打造之中,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天府绿道”科普场景绿道,推动形成社会化绿道科普工作新格局。

成都市绿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相关部门正以绿道为载体,把绿道作为学校生态教育的主阵地,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含中职)“天府绿道”实践活动,征集学生写绿道、画绿道、拍绿道的作品和制作以绿道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组织全市22个区(市)县开展绿道文创市集活动,在绿道开展以生态、绿道、公园城市为主题创作开发的各类学生文创产品的绿色义卖等形式多样的绿道科普教育活动。

但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成都市绿道科普场景及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潜在价值挖掘不深,消费不足;二是科普内容呈现方式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科普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场景营造及体验项目单调;三是科普基础设施配套匮乏,安全保障薄弱;四是在绿道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因地制宜推广科普文化建设的观念不强,缺乏自身特色;五是绿道科普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等。

成都市天府绿道科普场景营造建议

加强绿道科普理论研究。建议开展相关绿道科普场景、绿道科普教育、绿道科普活动等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理论支撑。

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组织领导。围绕天府绿道科普建设及科普场景营造中心工作,建立成都天府绿道科普功能建设推进绿道科普工作议事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指导科普场地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议编制《成都天府绿道科普活动暨科普场地设施规划布局原则和分类指导意见书》,统筹指导和论证天府绿道科普活动组织、科普场景项目选择以及科学设置科普场地设施,合理布局小广场、大型活动集结区、接驳点等科普活动辅助区。

成立绿道科普专家智库,建立“天府绿道科普传播人数据库”。建立政府、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工作平台,成立“成都天府绿道科普专家咨询智库”,采用多层级、多主体、多方位的方式,开展动态研究、评估和绿道科普各项工作推进节奏和成效。

建设天府绿道驿站科普教育平台。在一级驿站内设立科普文化互动体验区、二级驿站建设“科普文化服务站”、三级驿站建设“智慧科普体验点”等信息化平台,将天府绿道驿站建成科技化、数字化,集“产、学、研、游”于一体的科普公共文化服务重要基础设施。

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将科普与商业业态融合,把天府绿道建设成集“传统产业产品+新经济+新技术场景应用+体验”的创新科普商业业态融合模式,打造成都特色的天府绿道科普场景新业态。

创新科普载体与形式,融入科普活动。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VR5G技术等,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推出杰出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人物雕塑和展现科技的艺术造型;依托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和科普日推出绿道科普系列活动品牌,策划推出“科普熊猫”打卡绿道品牌项目,推动绿道上的科普教育落地落实。

规划推出“青少年天府绿道科普研学旅行”科普教育新业态。建议将青少年天府绿道科普旅游研学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编撰相关天府绿道科普研学读本(手册),推出科普绿道研学课程,打造一批安全适宜的示范性绿道科普旅游研学旅行基地。

强化绿道科普经费保障,创新宣传方式。继续加强绿道的科普设施的置入,提高绿道使用率;强化绿道的社会效益,提升城市活力,营造市民生产生活的便捷舒适体验,打造天府特色的生活美学;整合利用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努力实现各项科普工作有声音、有影像、有图片,从而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