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9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创新技术 提高疗效
——2020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会议现场

本报讯 117,由四川省针灸学会主办,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西区)、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联合承办,以“创新针灸技术 提高针灸疗效”为主题的2020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在成都市郫都区举办。

表彰先进

共谱学会新篇章

“今年颁给我们卓越奖,对我们专委会来说是非常大的鼓励。”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安仁教授高兴地说。

为调动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性,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学会健康发展,会上,对“四川省针灸学会第二届先进专业委员会”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其中,康复专业委员会获得卓越奖;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临床专业委员会、推拿专业委员会获得优秀奖。

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鼓励会员踊跃投身科学实践,提升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影响力,大会还评选出了“四川省针灸学会2020年优秀论文”19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1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博士生姚俊鹏参与创作的论文《电针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获得“四川省针灸学会202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姚俊鹏表示,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能够提高相关针灸应用的知晓度,让更多人推广这项技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省针灸学会这个平台,能够让平时做的科研成果被更多的人知道,让针灸运用在临床上更加有科学基础。”姚俊鹏如是说。

学术交流

助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3D数字化技术与传统针灸医学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呢?在专题报告环节,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赵凌向参会人员带来了“《3D针灸学》的研制与应用”主题演讲。她指出,教师通过“3D针灸数字人”进行针灸理论教学,3D图文、视频与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教学更生动,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针灸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

生育年龄推迟已是全球性问题,女性受年龄引起的生理结构改变或环境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卵巢功能减退、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甚至卵巢早衰、卵巢低反应等生育问题。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繄恭教授为参会人员作了题为“调经促孕十三针及其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他说:“‘调经促孕十三针’就是以恢复‘心(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衡为治疗核心,以‘调冲任,安情志,补肝肾’为主要治疗原则,从而达到‘唤醒卵巢’,改善排卵、提高卵子质量的目的。”

此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唐强教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周建伟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金荣疆教授、江西中医药大学陈日新教授等14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针康体系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中医适宜技术研究思路与方法”“老年衰弱的评估和中医康复干预”“热敏灸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应用”等作了主题报告。

据悉,会后,专家学者围绕“蜀派火针在皮肤病的临床应用”“浮针技术的筋膜机制思考与临床治疗探索”“胸椎小关节紊乱之手法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手法复位术”等内容开展了针灸推拿特色技术培训。

四川省科协、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郫都区卫生健康局、郫都区中医医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针灸器械生产企业代表、针灸行业医务工作者、院校学生等共600余人参加会议。(本报记者 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