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龙昊驰
本报讯 “施用过有机肥的水果大小均匀,色泽红润,果面油胞细腻。”2月15日,在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板桥新村,尚未返校的研究生龙昊驰正在田间指导村民管理果树。龙昊驰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现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改良研究。
为何从工程造价专业跨越到农业,这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桥新村,了解这名研究生背后的故事。
龙昊驰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经营着一个以食用菌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年产食用菌500余吨。从小学开始,龙昊驰一有空余时间就陪着父母种植食用菌。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从初中开始,龙昊驰便利用假期同工人一起调配原料,并将原料装入菌袋。龙昊驰说:“那时,只要一看到菌袋上长出了菌子,就特有成就感。大学虽然学的是工程造价专业,但脑海里始终想着食用菌。毕业后,也想趁年轻自主创业,于是选择了农业。”
2019年,龙昊驰意识到若转行从事农业,还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知识,于是他刻苦学习,最终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的学习中,在导师的带领下,龙昊驰选择了土壤改良方向研究。由于自己的热爱,他时常扎在实验室里。一次偶然的机会,龙昊驰发现生产有机肥最好的基质是生物质材料,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菌渣有更好的利用前景了!”龙昊驰倍受鼓舞。随后,他将“利用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想法告诉了导师,得到导师的肯定与支持后,便在实验室进行反复的科学试验。最终,他与团队一起完成了“水果番茄专用生物有机肥”的实验,并于2021年荣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赛区金奖。与此同时,他与团队一起完成的“一种改良砂姜土壤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成果也于同年9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登记。
为了将有机肥更好地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在龙昊驰的指导下,父亲的食用菌厂将生产食用菌后余下的废料全部用于制作有机肥。龙昊驰的父亲龙克树肯定道:“以前怕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倒掉菌渣想了各种办法,现在好了,菌渣变废为宝了。”
龙昊驰说,下一步,他还要继续优化生产工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家乡人民,让家乡的农业发展得更好。(刘敬宗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