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片:庄启国,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猕猴桃所所长。国家“三区”科技特派员、省现代农业“10+3”川果产业科技特派团副团长、省专家服务团专家,省植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猕猴桃抗性育种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研究,主持国家、省级科技项目14项,发表论文35篇,作为主要育种人培育猕猴桃新品种5个。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中国植保学会科技二等奖等奖项,获评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第八届先进生产者等。
庄启国带来的新技术成果是一种针对猕猴桃溃疡病的树形培养新方法。该技术是由庄启国和李峤虹、李明章、王丽华等专家共同研究的专利成果。此方法作为溃疡病综合防控的辅助方法,可在溃疡病综合防控、减少病原菌基数的基础上,通过植物的补偿作用,做到稳产而不绝产。适用于无条件建立避雨栽培设施、劳动力充足的小农户种植者。
该方法首先选择抗猕猴桃溃疡病的健康实生砧木培育出3~4个主干,然后选择经分子检测健康无溃疡病的猕猴桃枝条作为接穗,经农用硫酸链霉素浸泡晾干后采用高位嫁接(在距离地面100~120厘米处)的方式嫁接于砧木上。将嫁接后长势较强的两个嫁接芽作为主要结果主蔓,沿主钢丝牵引培养,较弱的1~2个嫁接芽垂直于钢丝在内膛形成备用蔓作为结果枝。随后采用短截、捏尖和零叶修剪等整形修剪方法来维持两个结果主蔓和备用蔓的长势,并尽可能使枝条铺满架面,使光照利用最大化。当沿钢丝的结果主蔓受溃疡病侵染时,在侵染部位20厘米以下切除病枝或重新嫁接,健康备用蔓移位作为结果主蔓,植株即可快速复壮投产。
此项发明主要针对生产上低位嫁接的红肉猕猴桃在主干发生溃疡病后易造成植株死亡的特性,采用多主干高接上架的方法,通过整形修剪形成两结果主蔓和1~2备用蔓的树形,当结果主蔓染病砍掉后,再将备用蔓移位代替染病主蔓,以此降低猕猴桃溃疡病造成的损失。(成都科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