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到了仓库,全程都有监控。”近日,在绵阳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伟点击着政策性粮食购销监管系统的电脑操作屏,查看粮食从检验到入库的每一个环节。
电脑上显示着303个监控点位,轻点鼠标,粮储概览、仓房情况、粮温等信息在屏幕上一一显示,若发现异常,赵伟会立即锁定异常粮仓,根据显示情况通知相应管理员,立即入库排查。通过系统,可以随时查看30公里以外各直属粮库的每一个角落,就连仓内一颗颗稻谷、麦子的温度、湿度等都一清二楚——这得益于该市高效运用科技赋能,实现了现代化储粮。
今年秋粮收购顺利结束后,粮食丰收的主战场从田间转到仓库,粮食储备库扛起了“储好粮”的责任。在这里,农民辛苦种出来的每一粒粮食都将经历一场科技之旅。
走进绵阳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一排排形似巨大集装箱的米色平房仓映入眼帘,沿着3—2号粮仓外部的扶梯而上,抵达顶部进入仓内,谷物芳香扑面而来,这里“住”着今年该市出产的1500吨小麦。
“房间”内,小麦“穿”着厚厚的“保温隔热服”,配备了空调以及360度无死角高清摄像头。“这些是可见装备,在麦堆下,还分布着探测器和接收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就像‘哨兵’,24小时监测着粮堆各处的温度变化。”赵伟告诉笔者,仓内的任何情况都会及时显示在电脑上,确保粮食的安全储存。
让粮食真正藏粮于技。近年来,绵阳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对现有仓储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应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系统,仓容均达到标准仓容的100%,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占标准仓容的90%以上,有效将粮食损失率控制在0.7%以内。
通过低温储存,进入冬季,仓内平均温度达到15℃以下,到了夏季,仓内平均温度在20℃左右。目前,全市17个储粮库点、13.2万吨仓容智能信息化改造全部完成,并逐步丰富平台预警、动态监测、远程诊断等功能,实现智能、精细、安全储粮。
随着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储存着省市区政策性粮油10万余吨的粮库点,不仅降低了储粮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和干物质消耗,减少了仓内粮食损耗,还延缓了粮食陈化和劣变,保持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在该市,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损耗贯穿于“购、存、调、销”整个环节。在绵阳市粮油集团成立的专门粮油加工企业——绵阳市高新粮油购销公司,升级改造了菜籽油、大米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能力提升至10万吨,产能提高2倍以上,进一步提高粮油出品率,助力节粮减损。
不仅如此,投资103万元建成的粮食烘干中心,在收购期间提前部署烘干作业,确保收购的潮粮随到随烘,减少粮食霉变等造成的损失浪费,为农户解决晾晒难题,确保颗粒归仓。近三年来,粮食烘干中心为农户和粮食经纪人烘干粮食5000余吨。
为减少运输环节的粮食损失,绵阳市粮油集团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粮食物流装备和大型机械化出入库设备,改变原有包粮运输模式,推进粮食流通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单车装卸效率由3小时缩减至1小时,减少人力成本和中间流通环节搬倒抛洒损耗。
精打细算耕好“无形良田”,打造节粮减损“绵粮样板”。在粮食仓储上,绵阳正在由“安全储粮、减损降耗”向“保质保鲜、绿色优储”高质量发展阶段跃升。(尹秦 杨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