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5 期 / 第8版:生活百事
5个月婴儿惊患肾结石


近日,一家医院小儿外科接到了一个年仅5个月大,全身肿大,已20多个小时未排尿的小患者,检查结果连见多识广的医生都惊到了:小患者的双肾竟长满了结石,细碎的石头堵住了输尿管,随时会危及生命。

 

5个月大的宝宝,按理说生命机能刚开始形成,怎么会有这么多结石呢?原来,从宝宝出生3天起,家长就开始喂辅食。医生表示,宝宝双肾结石正是不正确的喂食方式所致。无独有偶,近几年婴幼儿肾结石时有发生,很多都是与摄入过度的钙和维生素C等有关。所以,下面的知识点,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好了,千万别让“爱”害了宝宝。

什么是肾结石?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所致,是泌尿系统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婴幼儿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低于成人,在尿路结石患者中,小儿仅占2%5%。如果没有发生肾积水、急性肾功能衰竭,通过改善饮食、及时补充水分,绝大部分婴幼儿都能恢复。如果结石较大,不容易排出,也可以考虑体外碎石,严重时通过手术取石。

婴幼儿患肾结石的原因

婴幼儿患尿路结石病的原因主要有代谢性障碍和尿路畸形两种。代谢性障碍不仅包括先天性氨基酸、核酸代谢障碍,还包括后天的营养失衡、药物中毒及尿路感染等。尿路畸形有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尿道瓣膜及输尿管反流等。

错误的喂养方式是重要诱因

1.不按比例冲调奶粉。平时冲的奶粉太浓,水分摄入不足,从而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结石。

2.用矿泉水冲奶粉。婴幼儿肾脏不能承受过量的矿物质,但矿泉水含矿物质多,若长期饮用,会加重宝宝肾脏的负担,易引发肾结石。

3.补钙过多。补钙过量会增加婴幼儿患肾结石的风险。

4.过早喂辅食。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在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所以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妈妈的母乳或者正规的第一段配方奶,应是唯一合适的食物,除此之外不要给宝宝添加任何辅食。

5.爱吃肉不爱喝水。肉的脂肪含量较高,而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增加草酸盐的吸收,从而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6.爱吃甜食。甜食、饮料中富含草酸,会增加草酸结石形成的几率。

7.超量补充维生素C。长期服用过量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会导致草酸钙结石。

婴幼儿肾结石的症状

如果婴幼儿有以下症状,新手妈妈就要注意了。

1.尿液颜色红且出现排尿不畅、尿中断等情况。

2.尿尿时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

3.出现暂时性无尿症状,同时伴发低热、厌食,严重时可能会呕吐、腹泻。

4.尿液浑浊,甚至有白色沉淀出现。

如何预防婴幼儿结石?

1.适当补充水分。

2.控制蛋白、糖的摄入,适当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3.勿过量补钙。

4.如果考虑与摄入的奶粉有关,应暂停原来食用的奶粉。(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