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8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为成都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贡献智慧


唐晓文副教授带领团队成员驻场成都市气象局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本报讯 7月28日晚,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隆重开幕。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齐聚蓉城,共同参加这场青春盛会。

为给此次成都大运会提供优质的气象保障服务,更为了保障大运会开幕式的如期顺利进行,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国家级业务单位齐聚成都,四川、北京、重庆、贵州等省市气象局合力同心,中国科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积极参与,大家齐心协力,准确预报,有效应对,打好这场攻坚战,助力开幕式如期顺利举行。

由于本次开幕式正值主汛期,成都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降水最多、强对流天气最多的时段,加之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横扫东南沿海,极大地增加了开幕式短临预报的不确定性。在如此复杂难判的天气背景下,气象预报需要提供精准到场馆的逐小时预报,难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历时三年为大运会研发的“赛事强天气短临预报系统”为做好成都大运会精细化天气预报和服务提供了精准的气象预报产品支撑。该系统集成了多种天气雷达、卫星、地面、廓线观测设备和数值模式产品,提供成都地区及赛事场馆未来0~2小时、分钟级更新的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产品。大运会开幕式期间,“赛事强天气短临预报系统”总负责人、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唐晓文副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在成都市气象局现场进行支撑和系统保障,确保该系统为大运会短临天气决策提供关键数据和产品。

同时,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苏德斌教授与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人影气象专家共同驻守在成都大运会人影保障现场,参与人影决策条件分析与作业指挥调度。由于当前主汛期频发的强对流天气,以及台风“杜苏芮”的登陆,多种天气系统混合影响,给预报决策及人影保障组织安排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专家们沉着应对,服务过程有惊无险,关键时段为天气决策和开幕式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持。

大运会开幕式顺利举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们将继续为大运会后期的气象保障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