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8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中老铁路通车 中铁科研院西南院为“友谊之路”建设作出贡献

“5年异国他乡的建设,中老铁路终于顺利通车,以后可以从成都坐着动车游老挝了!”12月3日,从中国昆明到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员工激动不已。

2016年参建中老铁路以来,中铁科研院西南院派出地质所、检测中心两支技术团队共计30余人,分别承担中老铁路工程19座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及隧道监控,32座隧道的衬砌、抗滑桩检测,50座桥梁的桩基检测,若干项路基地基处理、路基挡墙检测等工作。建设期间,项目人员以建设“精品工程”和“廉洁之路”为目标,以维护国家及企业形象为己任,不断提高廉洁思想认识与政治站位,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保证作业数据真实准确,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友谊之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坚定信念

以技术奏响建设之音

2016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开工,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跨越湄公河等众多水系,国内段桥隧占比达87%,老挝段桥隧占比达62.7%,被称为是一条“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建设者们利用各类仪器探明前方地质情况、隧道建设情况、建设质量情况,用专业技术奏响了“精品工程”建设之音。

初到老挝的项目人员面对气候与饮食不适、语言不通等情况有些茫然,加上当地暴雨频发,道路泥泞,使得检测工作要求更加严格。面对困难与不适,项目人员迅速调整状态开展工作。“环境艰苦和工作强度大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我们来到这里,信念就是修建一条合格的铁路。”地质项目负责人王冬说道。

“报告,那科村隧道一围岩变形正逐步收敛,已达到预警值以下。”听到汇报,项目人员长出一口气。该院负责隧道监控量测的那科村隧道正洞长9296米,为中老铁路磨万段第二长大隧道,其穿越地层条件复杂,存在涌水量大、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等难题,安全管控风险高且施工难度大。在发现隧道围岩变形情况后,地质项目人员及时汇报情况,并立即加密监测频率、召开现场动员部署会……测试人员提交测试数据后,休息片刻又投入下次测试,与此同时,项目部也派遣一组技术人员驻守洞口,随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经过30余个小时的奋战,终于保证了施工安全。

当技术人员奋战一线的时候,身处国内的中铁科研院西南院的隧道专家们也进行着远程支援。在2019年建设福格村、会福莱隧道期间,针对不同程度的软岩变形情况,专家们经多次研究,向施工单位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经过施工工艺调整、施工参数优化后,有效增强了隧道支护抗变形能力,帮助施工单位克服了隧道软岩大变形施工难题,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顺利推进。

勇于担当

施援手展现希望之音

2019年8月19日下午,一辆旅游大巴车在从老挝万象开往琅勃拉邦的路途中发生严重车祸,车内大多数为中国公民。事故发生后,检测项目部迅速反应,连夜抽调人员携带医疗用品、矿泉水、食品等救援物资,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往事发现场参与救援。

在领事馆的统一指挥下,中老铁路其他参建单位、老挝警察、红十字会及当地村民纷纷赶来,共同开展救援工作。现场,检测项目部人员积极展开搜救、物品搬运、食物分发、秩序维护、人员安抚、现场翻译等工作,并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多种途径发出献血求助,号召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救援中。经过一夜的搜救,终于将所有遇险人员送往医院,并为他们联系家属、购买生活用品,以实际行动展现海外华人互帮互助的精神。

“8·19”事故救援是中铁科研院西南院项目人员展现央企担当的一个缩影。2018年老挝南部阿速坡省沙南赛县水坝决堤时;2019年老挝南部发生洪涝灾害时;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中国留学生滞留老挝时;2021年老挝突发寒潮,老挝佛学院缺乏过冬物资时;“春苗行动”防疫人员紧缺时,中铁科研院西南院项目部多次伸出援手,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参与救援,以责任诠释担当,以奉献展现国人风采。

文化交流

心连心共奏友谊之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在以“铁路承载梦想 友谊薪火相传”为主题的中老文化交流文艺晚会上,中铁科研院西南院项目员工登台献唱《我和我的祖国》,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及对中老友谊的美好祝愿。

文化交流拉进友谊的距离。该院检测项目负责人孙强初到老挝时,在沟通交流中了解到当地大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与困难后,主动搭建文化桥梁,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师生交换作出贡献。在得知老挝贫困学生想学中文却交不起学费时,他便自掏腰包赞助40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帮助他们实现学习中文的梦想。同时,项目人员还多次与孔子学院师生包粽子、写春联,欢度佳节。

一个个中老铁路建设中的“音符”,演奏了“友谊之路”的动人乐章。中铁科研院西南院的建设者们用真心建设友谊之路,用温暖搭建发展桥梁,与当地人民心心相印,携手前行。(杨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