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0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纳溪区“再生稻”迎丰收 农民笑开颜

本报讯 “我今年种了58亩水稻,中稻收割后蓄留的再生稻约40亩,预计收获2万多斤。近日,在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福华村,种粮大户黄大楷一边把收割机收割的再生稻搬上车,一边向笔者高兴地说道。

金秋十月,稻穗飘香。福华村稻田里稻浪翻滚,沉甸甸的再生稻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轰鸣声,颗粒饱满的稻穗被收割机吞入肚中,打碎的秸秆从尾部吐出,空气中弥漫着稻草的清香。

我蓄留了8亩再生稻,今年再生稻长势好,每亩产干谷250公斤,仅再生稻一项可增收6000元。福华村村民罗远贵说,今年的再生稻没有霉苞和黑穗子,颗粒饱满,米质优良。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展再生稻生产有助于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效合一蓄留再生稻不用耕地、移栽,施肥量少,基本不用农药,具有田间管理轻简、米质突出等优势,增收增产有保障。纳溪区白节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焦德华表示,再生稻绿色健康、口感好,市场价格比中稻高,可提升农户种植收益,大家都愿意蓄留。

近年来,纳溪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在实施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的同时,重点推广再生能力强的水稻品种,狠抓中稻种植密度和病虫防治,做好水田管理,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确保在水稻丰收的基础上,再生稻也夺得高产。

今年,纳溪区再生稻蓄留面积约25万亩,有收面积22.6万亩,预计产量3.8万吨。下一步,纳溪区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广再生稻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提高再生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王超明 梁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