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4 期 / 第6版:乡村宜居宜业
伊吾县:因地制宜破解生活污水处理难题

一股清澈透明的水流,从污水处理站出水口流出,流向不远处的林带。据悉,这股水流是由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州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村民家排出的生活污水净化而来的。如今,伊吾县27个行政村早已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7%,位居新疆各县前列。

同时,伊吾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抓紧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完善资金来源、明确运维责任、合理利用地势等措施,探索形成了一套能够在各地区普遍适用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模式

据了解,伊吾县各村由于农村经济实力较弱、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居民居住较为分散,导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度较大。经过多年努力,该县因地制宜,采用“联村”“单村”“集中式”“分散式”等多种治理模式,建设污水处理系统15个。

离县城和乡镇近的村子将污水处理管网直接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几个村子距离近的,建设一个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相对分散的村子,建立小型污水处理站。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加娜热木·亚合甫介绍道,“以前村民家里用的都是旱厕,现在是水冲厕所,方便又干净。”

哈密市生态环境局伊吾县分局分党组书记马志表示,为了积极争取群众支持,该县将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所有行政村的村规民约,同时加强生活污水治理知识宣传普及,形成社会重视、群众参与、共同推进的生活污水治理局面。

生物降解 实现达标排放

站在大石头村污水处理站的生物滤池边上,新疆浙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陈述平一边打开井盖,一边说:“我们不用化学药剂,每个月通过投放微生物,分解消化生活污水里的有害物质。”

伊吾县将全县15个污水处理系统交由新疆浙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运营维护,陈述平的任务主要是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运转和周边建筑的完整性,做到有记录有验证,建立管理台账和药剂台账,定期向乡镇人民政府汇报污水处理站运维情况,并按季度提交水质检测报告。

“与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相比,新工艺处理的水质更好,占地面积更小。另外,传统工艺一两年就要更换一次生物载体,新工艺三五年才需要更换一次。所以,新工艺投入少,质量好。”陈述平说。

如今,伊吾县污水处理系统覆盖到的农村,厕所粪污和餐厨废水等农村生活污水均排入污水管网,集中到污水处理站处理,收集率达100%,明显改善了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避免了环境污染。同时,伊吾县采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维的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以及农村环保工作人员缺乏的难题,保障了污水处理设施良好运行。

多元筹资 减轻农户负担

资金不足往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最大瓶颈。从2011年起,伊吾县申请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共计1800余万元,县财政配套6000万元左右,完成一次性农村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污水处理站建成后,通过政府采购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运行维护,运行电费以及碎修和大修所需资金列入每年的县财政预算,由县财政和受益乡镇分担。农村污水处理站配套管网设施的日常维护、维修运行费用相对较低,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所在乡镇负担,有效解决了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

“农村污水处理站及地下管网系统的建设资金全部由政府承担,农户只需要承担购买马桶的成本。”加娜热木说。

农村污水处理站长期稳定运行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关键,为此,伊吾县探索了一套长效机制。伊吾县定期召开部门和乡镇联席会议,研究分析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进行协调解决。

马志强调,多年来,各污水处理站运行及工作状况稳定正常,目前使用的生物滤池工艺是适用于伊吾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也是最经济实用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把剩余的8个村子纳入污水处理系统,实现100%全覆盖。”(王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