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龙。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广安市武胜县胜利镇红树村的羊天下家庭农场里,“80后”青年舒龙又开始忙起来了:给柑橘树修枝、施肥……别看他如今是地地道道的“新农人”,以前,他曾是都市精英,年薪高达20万元。
舒龙缘何放弃城市里体面的高薪工作,回乡扎根红树村当一名“农夫”?近日,记者走进羊天下家庭农场,实地倾听了他的故事,也见证了这位青年人才如何在大有可为的农村种下“新希望”的种子。
舒龙为柑橘树搭棚。
孤注一掷,放弃20万元年薪回乡筑梦
“我小时候是留守儿童,所以长大后的心愿就是一家人可以生活在一起。还希望通过创业致富我的家乡,改变家乡的面貌。”舒龙说。尤其是2014年,当他在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担任企业领导,年薪达到20万元,拥有一定积蓄时,想要完成这个心愿的念头变得更加迫切。反复思量后,他决定放弃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回乡创业。
这个决定于舒龙而言并非易事。当父母得知他要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农村时,内心充满了不解和担忧。对此,舒龙耐心地向父母解释了自己的梦想和计划,并最终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回到红树村后,舒龙首先选择了和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养殖黑山羊。凭借在大学里学到的动物医学知识,他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并逐渐扩大养殖规模。然而,舒龙心里始终不得劲儿,他想要寻找更加高效、环保的农业发展模式。
舒龙查看柑橘树开花情况。
挑战自我,从“门外汉”到农业专家
2017年,武胜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大雅柑产业的号召给了舒龙新启示。趁此机会,他决定在红树村承包70亩土地,成立晚熟柑橘种植基地,并创办羊天下家庭农场。这个决定对舒龙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毕竟之前他从事的是养殖业,对于种植业并不熟悉。但舒龙并没有因此退缩,他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尝试,一定会成功。
此后,舒龙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农业专家”之路。他从南充市采购3000株大雅柑树苗进行种植,但种植和养殖看似相似,实则完全不同,舒龙很快就遇到了各种困难:病虫害的防治、树枝的修剪、肥料的施用……接踵而至的问题让他头疼不已。为此,他加班加点学习、实践。只要一有去外地考察学习的机会,他总是第一个报名,还购买了柑橘种植相关书籍和网络课程。在武胜县农业农村局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的专家授课时,舒龙也是听得最认真的一个。
经过刻苦地学习和钻研,舒龙终于掌握了柑橘种植技术,他的家庭农场也随之步入了正轨。如今,羊天下家庭农场柑橘年产量达100万千克,毛利润60万余元。更重要的是,这个家庭农场还解决了当地20余人的就业问题。昔日的黄土地已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柑橘林,他也成为胜利镇大雅柑种植致富的“领头羊”。
舒龙修建养殖场。
做良心人,带领乡亲为家乡换“新颜”
一个人富不算富。舒龙深知,要想真正改变家乡的面貌,还需要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于是,他主动担任胜利镇包乡技术员,为乡亲们提供晚熟柑橘种植技术。每当有村民遇到种植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地解答、指导。在他的帮助下,许多种植户熟练掌握了柑橘种植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舒龙还非常注重资源共享、知识共享,经常与其他业主交流合作,分享种植经验和资源。“只有大家都掌握好先进种植技术、种植好大雅柑,才能形成大产业,真正改变家乡的面貌。”舒龙说。
这些年,舒龙始终坚持扶贫帮困、助人为乐的处世准则。每当有乡亲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大家渡过难关,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事务,为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舒龙已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农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改变了家乡的面貌,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他坦言,未来将继续用胜利镇包乡技术员这个身份,为更多乡亲谋福利。(张文奇 本报记者 周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