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
●抓住“关键少数”和“未来多数”,明确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从青少年开始抓起
●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群体的法治需求,精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开始施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法律法规内容以及全民普法工作有关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黄薇介绍,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自1985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制定了8个普法规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先后通过了8个普法决议,以5年为周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在全民普法工作开展40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标志着我国法治宣传教育事业全面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新纪元,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据黄薇介绍,从这部法律所规定的主要制度来看,首先,它明确规定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机制。明确规定法治宣传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写入国家法律。同时,这部法律还明确法治宣传教育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健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人民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管理体制方面,明确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国家机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精神,实行普法责任制。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法治宣传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规定国家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体系;同时,抓住“关键少数”和“未来多数”,明确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从青少年开始抓起。
再次,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法治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常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和成就,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同时规定,根据不同地区、行业、群体的法治需求,精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采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最后,这部法律明确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监督和保障,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资金保障力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法治文化场所,还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等。(据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