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烧烤、麻辣烫……这些美食都有一个共同点——含盐量很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盐摄入过多会对血压、肾脏等产生不良影响。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些皮肤问题也有可能是“吃太咸”导致的。
◎高盐饮食是怎么伤皮肤的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研团队在《美国医学会皮肤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发现了特应性皮炎(又称“特应性湿疹”)新的风险因素——吃得太咸。该研究表明,高钠饮食可能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减盐有望成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管理病情的一种有效、经济、低风险的方法。
吃到身体里的盐分是如何“腐蚀”皮肤的呢?其可能的机理如下:
改变皮肤的渗透压。人体的皮肤就像一道屏障,当身体摄入过多的钠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导致皮肤细胞内的水分外流,皮肤变得干燥。干燥的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过敏原、刺激物的侵袭,从而诱发或加重皮炎症状。
影响免疫系统。过量的钠会干扰身体内的免疫细胞功能,使免疫系统失衡。对于本身免疫系统存在异常的人群来说,高钠饮食会进一步破坏平衡,使得免疫细胞过度活化,释放出更多炎症因子,引发皮肤的炎症反应;对重口味的人群,减少盐的摄入量可能有利于皮肤健康,对控制痘痘和减少各种皮肤慢性炎症都有好处。
◎很多皮肤病是吃出来的
很多皮肤问题的发生,都是吃出来的。要想远离皮肤病,饮食是关键一环。除了减少盐分摄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少吃肥腻。肥甘厚腻的食物吃多了,不仅会引起肥胖,还可能诱发干皮病、皮炎、口角炎等B族维生素缺乏病。肥胖的人通常出汗较多,易导致皮肤松弛,还容易患黑棘皮病等。
不要偏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引发食物不耐受。如,对果糖或面粉不耐受,会诱发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如果不忌口,若食用牛奶、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可能会引发湿疹、皮肤瘙痒等。
看季节吃。有些人喜欢吃些养生食物,如人参、桂圆等。但要注意季节和食用量,如果春夏服用这类“补品”,非但于养生无益,还会引发上火,导致口唇疱疹、毛囊炎等皮肤问题。
饮食分餐。有人吃饭讲究热闹,无论家里吃饭还是外出聚餐,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殊不知,这种饮食方式会加大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幽门螺杆菌不仅是诱发胃病、胃癌的元凶,还是引发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等的关键因素。
注意状态。吃东西时要注意自身的状态,若在感冒、劳累期间,要适当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因为人体免疫力低下时,会比平时更容易过敏,更易引发荨麻疹。
·划重点·
5种成分可让皮肤更年轻
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需要均衡的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酸以及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持正常结构和弹性。日常饮食中多摄入以下5种营养素,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吃出”一副好皮肤。
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皮肤的脂质屏障,锁住皮肤内水分,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对于银屑病和皮肤病溃疡、严重痤疮能明显缓解。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主要有鲑鱼、鲭鱼、凤尾鱼、鳟鱼、油菜、亚麻籽、大豆、奇亚籽、核桃和澳洲坚果等。
维生素D: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增强对湿疹、疥疮的抵抗力,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还可抑制皮肤红斑形成,辅助治疗牛皮癣、斑秃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鳕鱼、比目鱼、鲑鱼、沙丁鱼、动物肝脏、蛋类、奶类等。
益生菌:可改善皮肤健康,预防或缓解相关皮肤疾病,如特应性皮炎、痤疮、牛皮癣等皮肤损伤,减少皮肤的“经皮失水”,增强皮肤水合作用,缓解皮肤干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主要有酸奶、泡菜、豆豉等。
姜黄素: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黄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辅助治疗某些类型的皮炎、银屑病,提高皮肤的紧致度,防止皮肤老化,增加体内胶原蛋白的含量。建议每天生吃1.5~3克姜黄根。
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缓解皮肤过敏。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主要有谷物、水果、蔬菜、坚果、种子和豆类等。(汤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