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7 期 / 第2版: 地方报道
张刚:高炉前的“铁口守护者”

近日,在凉山州西昌市钢钒炼铁厂二高炉前,热浪翻涌,铁水奔流。一名身形精干、目光炯炯的师傅正沉着指挥——他就是丙班东铁口班长、共产党员张刚。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刚过百斤的他,却是工友们心中名副其实的“铁口守护者”。

张刚每天的主要任务,是从高炉中安全、精准地引出炽热铁流。身材瘦小的他,操作时却能稳稳地提起25千克重的钻杆与35千克重的透杆,对准铁口、精准钻孔,动作一气呵成。霎时间,金红色铁水奔涌而出,灼灼光芒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共产党员不分个头大小,责任不分体重轻重。”这是张刚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心中,共产党员这四个字,意味着一份必须扛起的责任,而这责任,重逾千斤。

铁口,就是高炉的“咽喉”。操作者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座高炉运行受阻。张刚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每一次出铁前,他都反复校准开口位置,杜绝毫厘之差;打开铁口,先用吹氧管烧除泥套下方的渣铁;出铁结束后,仔细检查泥套完好性与铁口深度。每次交接班,他总会提前查验开口机运行状态,尤其是液压炮的各个部件——绝不放过任何一丝隐患。

正是这份责任感,让他在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多次提前识别到隐患,累计发现炉前安全隐患75处。

“我是共产党员,我不上谁上!”这句话,早已深深刻进张刚的骨子里,成为他扎根一线的信念。身为铁口班长,他始终冲锋在前。一次休风检修,风口迟迟拆不下来,大家累得几乎脱力。为抢时间,张刚强忍疲惫,一边为大家鼓劲,一边喊着“嗨、嗨”的号子,带动一群炉前汉子一齐发力,最终成功攻克难关。

还有一次中班,要开展铁口泥套作业,当时正值酷暑,现场高温难忍,即便站在一旁也汗如雨下。张刚毫不犹豫,抡起榔头、钢钎清理泥套周围的积渣。热浪很快将他包裹,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带领炉前职工有条不紊地推进作业。眼看工作接近尾声,几名同事已热得受不了,张刚赶忙让大家休息,自己却坚持完成最后的收尾作业。

工作中,张刚不仅刻苦钻研炉前理论与实操技能,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还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叉车操作证和特种作业煤气证,掌握了多项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有人问他,这么拼到底图什么?这位瘦小却刚毅的汉子只是憨厚一笑:“咱们多出一炉好铁,就是为新鞍钢建设多出一份力。”(据《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