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繁忙有序,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作业,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潜心攻关……今年以来,眉山市仁寿县深入落实市委“实干实绩比拼年”部署,积极作为。从电子信息到新能源,从智能工厂到科创平台,这座城市以科技创新为笔、以营商环境为墨,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写下生动注脚。
智能升级与科创突围:产业发展注入“强引擎”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仁寿经济开发区A区的四川协鑫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全自动生产线高效运转,机械臂精准操作,一块块锂电池材料快速成型,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与火热生产状态相呼应的是公司订单也在快速增长。
四川协鑫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公司成绩亮眼,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上大放异彩,吸引众多海内外客商关注,2025年至2027年意向订单总额突破200亿元。目前,公司呈现出产销两旺、满产满销的状态。
产线满产,订单爆满,产品受到市场热捧的背后,源自该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
在生产上,该公司使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理干法工艺合成磷酸铁锂材料,工艺流程由传统的11步缩短至4步,还引入制造执行系统实时监测24条生产线,精准分析能耗。
在研发上,该公司成立四川协鑫储能材料研究院,打造7个实验室,配备了100余台(套)研发和检测设备,会聚60余名专业人才,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能量密度等特性开展持续攻关,以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另一边,在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生产线上的机械臂精准操作,将玻璃基板与集成触控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电子元件精密组装,加工成手机显示屏。
“在全流程的智能制造帮助下,公司大板的月产能是120K,如果全部作手机产品使用,可满足1400万台手机需求。”公司自动化部经理陈海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支撑高效智能化生产的,是该公司精心打造的多个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负责实时监控产线状态,数据仓库系统负责确保产品质量,自动物料搬运系统负责生产设备的物流连接……这些平台的协同运转,构成了智能工厂的“最强大脑”,驱动生产高效稳定运行。凭借智能工厂奠定的坚实基础,公司对市场前景充满信心。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车载显示器等产品线。
科创生态与金融活水:营商环境彰显“硬实力”
公司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土壤的滋养。当前,仁寿县正以组合拳的方式,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构筑良好生态。
在优化创新主体培育方面,仁寿县实施科技辅导计划,聘请专业辅导机构一对一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费用归集、科研项目申报、科创平台培育等帮扶指导,创新梯队持续壮大。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仁寿县积极促进四川协鑫储能材料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以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头部科研院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及本地龙头企业共建四川信仁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力争2025年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全省首个实体化成眉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天府(仁寿)创智中心建设。
在持续推进“智改数转”方面,仁寿县推动33家公司完成线上线下诊断,累计完成线上线下诊断公司148个;指导信利(仁寿)高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取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证书,创成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仁寿县汪洋建宝水泥有限公司、四川义远博瑞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市级“智改数转”车间标杆示范企业。
打造良好科创生态,还需引灌金融活水。近日,仁寿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办公室成功牵线搭桥,为陷入融资难题的眉山市凯丰陶瓷有限公司注入900万元资金。这场“及时雨”成功缓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该公司此前陷入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受阻的困境,仁寿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办公室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立即启动联动响应机制,组织专业人员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经过多方努力,6月下旬,四川农商银行仁寿农商行成功为其放款,帮助其渡过难关。
自2024年11月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以来,仁寿县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办公室深入摸排小微企业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目前已帮助4101家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总放贷金额约75亿元。
如今,仁寿县既有龙头企业引领的“顶天立地”,也有中小企业成长的“铺天盖地”,更有产业链条延伸的“聚链成群”,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正步履铿锵,向着“产业更强、创新更活、环境更优”的目标稳步前行。(郭侨 潘帅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