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2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走进“云朵上的民族”
——探访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大门。

鹰骨羌笛。

羌族,又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因多数羌族人民聚居在高山或半山地带而得名。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里,就已活跃着它的身影。

在岁月的长河中,羌族始终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或建立政权,或融于其他民族,在中国多元一体灿烂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带着好奇,来到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意图走进这个“云朵上的民族”。

羌族人民开议话坪集会的场景。

“云上村寨”  展现出羌族民俗风情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位于绵阳市北川新县城城市景观轴上,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2平方米,展厅面积5445平方米,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由澳门基金会援建而成。该博物馆打破了传统展馆“厅”的概念,采用“村寨”的理念进行设计,整个结构表达的是“开河造田”的意蕴,是北川新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集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于一体,包括历史篇、社会篇、文化篇三部分,展陈以实物、大型场景复原相结合,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羌族不同时代、地域和民俗特色,是继承和弘扬羌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羌族人民的精神家园。

其中,博物馆社会篇给探班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走在社会篇展厅,仿佛置身于羌族古村寨,入目皆是高山峡谷、村寨院落、植被动物……羌族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民风民俗都以模拟真实场景的方式呈现在探班员眼前。

参观过程中,探班员有一种驱车前往羌族古村寨游玩的感觉。首先看到的是羌族古村寨的整体风貌,绵延的青山,树林、竹林枝繁叶茂,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等珍稀动物栖息其间。遥遥望去,羌族民居在半山坡上隐约可见,羌族男子牵着耕牛在田间劳作,田埂上还站着身穿羌族服饰的美丽女子。“到达古村寨”后,目之所及皆是石砌的村居,大堂里羌族人民对立而坐,或喝茶或聊天,房梁上挂着干辣椒、大蒜、竹篓,靠墙位置还有祭祀台。一边的院落里,羌族人民围坐在一起开议话坪集会。继续往里走,能看见碉楼和吊脚楼,碉楼上方,挂着一个羊头,象征着吉祥,彰显着羌族以羊为尊的宗教信仰,下方,羌族人民聚集在一起喝咂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外,纺车、石磨等生产生活用具也都陈列其中,或展陈于展示柜中,或置于模拟的真实场景中,与壁画、微观模型融为一体,无声地诉说着羌族风情。

据介绍,重建后的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实现了全面升级,展示方式更加多元。例如,数字展厅中,数字沙盘搭配灯光、解说,可以全景动态展现羌族的地理概貌以及历史变迁。又如,参观者在一个方形的可视框里就可以欣赏到羌族人民敲打羊皮鼓向神灵祭祀的画面,不仅观赏性十足,还带着满满的科技感。

羌族人民喝咂酒的场景。

羌笛悠悠  吹奏出千年羌族文化

3000多年来,因为没有文字,羌族人民靠着言传身教,将民族文化延续至今,羌笛是羌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相传羌笛最早出现在秦汉之际,为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族人民所发明,较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东汉,学者马融在《长笛赋》中说:“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到了唐朝,诗人王之焕一首《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成就千古绝唱,也让人们彻底记住了羌族这一独有的乐器——羌笛。

在博物馆文化篇,有一个展厅专门展示羌笛文化。走进展厅,探班员看到,展示柜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羌笛,其中一支羌笛别具特色,它通体洁白,双排六孔,顶端系着一条红黄编绳,小巧精致。原来,这是用骨头制成的,名为“鹰骨羌笛”。据介绍,最早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用竹子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羌笛一般由羌族男子独奏,其技巧性要求很高,吹的方法叫做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一首曲调。另外,羌笛还有喉头颤音、上下滑音等吹奏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使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羌笛音色明亮、清脆婉转,表达内容广泛,主要传递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它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因为羌族没有文字,羌笛不仅仅是被流传下来的文化,同时还是交流、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讲解员介绍道。

羌笛展厅里,还设有一处模拟的真实场景,羌族男子、羌族女子遥遥相望、对立而坐,通过羌笛、口弦互诉情谊。看着这番场景,探班员耳边仿佛已响起悠扬的笛音,它穿过大山、穿过云端,诉说着羌族儿女坚韧的品质与不屈的精神。

参观结束后,探班员仍沉浸在瑰丽的羌族文化中,久久回味。大家不妨闲暇之时,到北川,到博物馆,沉浸式感受羌族风情,绝不虚此行。(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