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成都市科协指导,青羊区、成华区、蒲江县、简阳市科协联合主办,青羊区工业园区科协、新津区工业园区科协等承办的2025年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建设培训暨“科菁荟”科技交流活动在成都科技会堂举行。近60名已建站企业、意向建站企业、企业科协、行业协会及科研院所代表参加活动。
聚焦企业关切,成都市科协创新发展部负责人详细解读了2025年工作站认定评审与绩效考评相关内容,针对申报条件、评审标准、绩效考评、建站成效及优秀站评定等关键问题展开讲解,为企业提供清晰指引。
在建站经验分享环节,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物探勘查院有限公司、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围绕申报历程与运行举措分享实战经验,提出了“进站专家是创新火车头”“工作站需与企业实际结合形成自驱力”等观点,并介绍“项目制+导师制”“资料分类归档”等具体做法,为企业产学研合作、资源汇聚及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为拓宽企业产学研合作渠道,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西华大学科技处专家介绍了各校学科建设、研发平台及成果转化工作,重点展示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科学、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低空智能农业装备等优势领域。高校专家表示,学校正加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持力度,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增强企业合作信心。此外,青羊区工业园区科协还介绍了辅导企业建站的举措与成效,就园区科协工作者服务能力提升、企业高效推进工作站建设提出建议,彰显基层科协服务区域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
交流环节中,各参会企业围绕建站困惑、挑战及科协工作建议深入探讨。成都市科协创新发展部负责人还透露,后续计划组织企业赴武汉、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产业对接与经贸合作洽谈。
此次“科菁荟”从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到高校推荐、资源对接,精准解答企业“如何认定工作站、如何建好工作站、创新源头在哪、谁来提供服务”等问题,用案例让政策落地,为企业搭建起信息传递与经验借鉴的优质平台,进一步助力企业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推动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高质量建设。(成都市科协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