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9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做绿水青山的守护人
我省首个高标准农田碳汇开发项目落地崇州

“被告人邓某某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以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旁听席上,一位中年男子激动地攥紧了拳头。“邓某某案”的宣判,意味着眉山市环境犯罪案件办理实现“零”突破,该案也成为四川首例大气污染环境犯罪案件。

旁听席上的中年男子名叫郭双全,现任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17年来,他深耕生态环保领域,将一片初心化为满腔热情,不断提出新理念、开辟新途径、建立新机制……持续破解环境监管难题,提升环境执法效能,守正创新,做绿水青山的守护人。2022年11月,他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每月之星”评选活动中获评“创新之星”。

时间退回到2016年,时任东坡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大队长的郭双全接到一起环境违法线索,称乐山市夹江县和眉山市东坡区交界处有人非法处置、售卖煤焦油,且现场无任何治污设施。“该案处在两个市区交界处,涉及危险废物,还很可能涉及环境犯罪……”简单梳理后,郭双全眉头紧皱,多年的执法经验让他深知该案的办理难度。

“环境执法者没有人身强制权,像这种涉刑案件的当事人,不采取强制措施难以对他进行问询取证。即使取了证,也很可能不符合刑事证据的标准。”郭双全一边跟办案人员交流想法,一边陷入沉思,生态环境人的职责告诉他,“行刑衔接”到了必须破冰的时候。

30余次联席会、80余次现场执法,郭双全以邓某某案为切入点,会同检察、公安部门反复协商、探讨,摸索建立了“领导—驻班—会议—执法—考核”等多项联动工作机制,又牵头建立了“领导—联络—办案—公益诉讼—监督—培训”等多项“环保+公安+检察”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打破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案件办理的瓶颈,拓宽办案方向,形成执法合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郭双全的推动下,眉山市“行刑衔接”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了环境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同步介入、分工配合的良好模式。仅2020年以来,眉山市移交涉嫌环境犯罪案件7起,刑事打击环境犯罪人员20余人。

2021年,一起被重复投诉了多次的环保问题牵动着郭双全的心,村民多次反映某公司飘散出臭味,但由于臭味持续时间短,不易留存证据,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总是错过最佳时机。

经过反复研判,郭双全充分发动群众的力量,提出“小白卡”工作法,将环境执法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村组义务监督员及企业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电话印在“小白卡”上,向周边村民发放,群众可24小时拨打电话反映问题,针对反映的问题,各级主体立即现场核实。该做法立竿见影,被投诉了多次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0年实施“小白卡”工作法以来,该卡不仅成为了眉山市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与群众之间的一张联系卡,更成为了一张连接民心的民情卡和打通基层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通关卡”。

2019年,突发的疫情给企业正常生产造成阻碍,也给环境监管带来了难题。“如何在保证环境监管的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郭双全思考着。他结合日常行政执法工作,在全市率先提出“线上线下相结合、铁腕容错相补充、新方式老办法相适应、环保公安多部门联动”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新模式,指导建立全市环保客服云服务,环保“云客服”全天候在线解答企业疑问。

2022年,他带领执法人员综合运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线上核查全国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方法等非现场执法方式,进一步排查环境隐患,确保环境安全。同时,他秉承“处罚不是目的”的初心,以问题线索为导向,帮助企业积极整改,联合经信、公安、检察等部门开展专家问诊、普法讲座等活动200余次,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讲解污染防治措施、解读环境违法典型案例。

今年以来,眉山市共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80余个、解答企业疑问320余条,环保“云客服”的做法在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生态环境执法简报》中被列为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眉山市生态环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