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科技小院,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该如何建设?近日,由成渝两地科协共同举办的成渝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现场交流暨业务培训会在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业博览园举行。成渝两地专家就上述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答案。
交流会上,成渝两地科技小院代表从如何瞄准农业特色产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及时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指导、技术普及等进行了介绍;成都市科技小院依托单位代表分享了如何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及时解决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中的技术难题。
业务培训环节,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张社梅作了“科技小院助力蜂业振兴乡村的实践与探索”主题培训。她说,科技团队在科技小院建设中要扎根基层科研,做好成果转化推广,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开发标准化科普教程,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成都市农技协理事长文心田为大家解读了中央及四川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并围绕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及其发展路径进行分享。
“科技小院凭借‘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产业咨询、技术指导、现场示范等全方位服务,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秘书长表示,希望在成渝科技小院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持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为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成都市按照“建一个小院、育一批人才、强一个产业、富一方经济”的总体思路,先后建成36家科技小院,其中5家省级、6家国家级科技小院。通过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服务平台,成功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引入农村,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成都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耘表示,科技小院建设是一项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发展既需要科技力量的持续注入,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协同参与和久久为功的坚守。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关键阶段,科技小院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两地资源互通、技术共享。
会前,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邛崃市蜜蜂科技小院、新津区果业园林新品种育苗及种植科技小院和成都市科技小院成果展,了解了成都市科技小院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科普推广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成都市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