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辉 余林欣
《摆脱贫困》专题片(以下简称“专题片”)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故事,充分彰显了脱贫攻坚精神。
一是“上下同心”的团结协作精神。专题片中提到的典型事例都较好地凸显了团结协作精神。如福建援宁干部在扶贫协作机制的推动下前往宁夏西海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开创了对口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成功范例;上海帮扶云南建设了11个现代化种植基地;天津帮助甘肃打造高原夏菜全产业链等。专题片通过讲述全国不同地区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故事,展现了脱贫攻坚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是“尽锐出战”的担当冲刺精神。专题片讲述了黔西南常务副部长李建勋和他组建的60人攻坚突击连的故事,他们都是来自财政局、宣传部、农业局等不同部门的精锐力量,也是奋斗在脱贫攻坚战前线的扶贫干部。专题片以访谈的形式从当事人的角度讲述脱贫故事,如湖南省花垣县委书记罗明说:“正在发起冲锋的时候,哪个指挥员会在冲锋的途中突然撤下来呢?只要还有一口气,这个指挥员会带领他的战友拼命冲锋。”陕西省平利县委书记郑小东说:“县委书记必须带头顶上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专题片让观众看到了扶贫干部身上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担当冲刺的精神。
三是“精准务实”的科学实干精神。专题片中提到2014年全国贫困地区有80万基层干部进村入户识别贫困人口,共识别出12.8万个贫困村、8962万贫困人口,并实施建档立卡。2015年为了让贫困人口数据更精准,全国扶贫系统动员了200余万人对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了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使识别精准度进一步提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体现了新时代我国扶贫工作中蕴含的精益求精、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四是“攻坚克难”的拼搏奋斗精神。西藏嘉措拉山海拔高,大型器械无法到达,电力施工队只能采用人工抱杆组立光伏铁塔,克服了缺氧、风雪等困难,最终成功组立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光伏铁塔;为了帮助新疆乌什开布隆村找到合适的水源,勘探团队多次进入河川深谷,经过4个月的时间,终于在8公里外的山谷找到一处甘泉。上述扶贫事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咬定青山、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决心。
五是“不负人民”的使命奉献精神。专题片中扶贫干部张渠伟眼睛几近失明却依然坚守岗位助力贫困人口脱贫;县委书记黄诗燕奋斗在扶贫一线8年,带领贫困县顺利摘帽,却因连日超负荷工作,因公殉职;第一书记黄文秀毕业后回乡扶贫,却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三十岁。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1800余人将生命定格在了帮扶岗位上。可以说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作为共产党员不负人民的奉献精神。
六是“开拓创新”的探索首创精神。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和国家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理论、政策和方法,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综上,《摆脱贫困》专题片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脱贫事迹,蕴含着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一般项目“脱贫攻坚精神传承与弘扬研究”(CR230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