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1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科技厅与中央在川科研院所签订“两服务”协议

本报讯 4月13日,中央在川大院大所联系服务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54家中央在川科研院所负责人参加会议,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主持会议并讲话,科技厅在家厅领导参加会议。

会上,科技厅与对口联系中央在川科研院所代表签订了“两服务”工作协议,并就即将出台的《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征求了中央在川科研院所意见。

据介绍,在创新平台方面,我省依托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包括高端航空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创新人才方面,中央在川科研院所集聚“两院”院士43人、占全省的三分之二,研发人员占到了全省科研院所的近90%。在科技攻关方面,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锻造了歼—20、华龙一号、中国环流器二号等四川科技“金字招牌”。在成果转化方面,中央在川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网安、天奥科技、四维科技、地奥集团等一批由院所孵化的企业发展壮大。

根据协议,科技厅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科技创新政策,重点抓好“六个协同”,加强对中央在川大院大所的联系服务,充分发挥中央在川大院大所优势和作用,着力凝聚起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四川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协同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携手构建实验室体系,支持依托科研院所建设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携手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携手建设功能服务平台,面向高校、院所、企业开放共享科技创新资源。要协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聚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聚力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聚焦我省“六大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打造应用示范场景,着力培育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促进科技成果在川转化的“聚源兴川”行动,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联合企业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共同推进中试熟化平台建设,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协同引育科技创新人才,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引智引才基地,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开通中央在川科研院所优秀青年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协同推进先行先试改革,支持中央在川科研院所深入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参照执行四川省出台的发展规划、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支持深入参与四川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不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协同推进行业党的建设,齐心协力完善党建工作机制,采取强带弱、大带小等方式,探索产业链创新链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谋划一批符合创新主体特点、深受科技人员欢迎的特色党建活动载体;齐心协力强化党建示范引领,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党组织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建工作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局面。

会议还强调,要靠前联系服务,做到真联络、实联络,深入对口联系的中央在川科研院所调研,帮助院所解决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要常态联络对接,科技厅各联络处(室)要配合做好具体联系服务工作,建立对口联系院所的需求建议台账,及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直属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和专业优势,主动为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发展提供战略咨询、科技查新、交流合作、院士服务等专业化特色化服务。要完善服务机制,着力建立健全重点工作对接机制、成果转化共促机制、信息通报共享机制、科研攻关协作机制、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将联系服务工作的各环节、各方面贯通起来。要加强院地合作,各相关市(州)科技局要做好属地联系服务工作,主动对接服务驻地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常态化开展中央在川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要做好绩效评估,加强对各联系服务组的评价评估、对各中央在川科研院所服务地方发展的评价评估、对相关市(州)联络服务的评价评估,推动各方共同做好联系服务工作。 (本报记者 马静璠)